当前位置: 首页 > 两会动态

步履铿锵踏浪前行 ——湖州全面从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综述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发布时间:2022-04-10 10:28:52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立足新时代,一座城市要在新一轮改革中赢得更多优势、实现更快发展,需要全面从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塑造忠诚为民清廉高效的政府形象,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现代政府。
  湖州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切关怀、寄予厚望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对湖州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2020年3月30日,时隔15年再访余村,又赋予了湖州“再接再厉、顺势而为、乘胜前进”的新期望新要求。
  近年来,全市政府系统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和湖州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突出忠诚履职、依法行政、干净干事,带着初心使命干好政府工作,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依法行政基础不断夯实,法治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迭代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数字政府建设、连续三年位列全省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第一位、“放管服”改革和政务服务工作年度考核位列全省第二……在全面从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道路上,湖州步履铿锵、踏浪前行,交出了一份亮丽成绩单。
  以民为本 践行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
  民生实事,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生实事项目不在于大、不在于全,关键在于把群众所需、所盼、所忧的事情办好。
  美丽的城乡环境,铺就了百姓幸福的底色。翻开2021市政府十项民生实事项目,包括新增绿道、中小河流整治、创建水美乡镇(街道)、乡镇街道空气自动监测站PM10指标增设、提升打造美丽生态河湖等在内,围绕城乡环境整治提升,湖州定下了一揽子“小目标”。
  位于德清县莫干山镇境内的盘溪,是该县饮用水水源地对河口水库的主流。去年,通过综合整治,古老的盘溪蜕变成了水清岸绿、美丽共享的“幸福河”。据了解,去年,我市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全年完成中小河流整治93.7公里,创建水美乡镇(街道)12个,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0.2%、200%。
  这只是市政府实施民生实事项目的一个缩影。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7所及义务教育学校14所,完成目标任务100%;化解城市交通拥堵,新增市区停车位5731个,其中公共停车位4301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286.6%;打造美丽宜居社区,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5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1.6%;关爱困难群众,推动1690户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12.7%……一项项民生实事加速推进、超额完成,有效提升了湖州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下转A03版) 
  (上接第1版)
  “用机器‘代替’医生为驾驶人体检,实现信息采集、体检、拍照一次办好,全程仅需10至20分钟。”在湖州市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大厅,全市首台“驾驶人自助拍照体检机”的“上新”,免去了以往市民驾驶证期满换证需多地跑多次、排队耗时间的烦恼。
  鼠标一点就足不出户地办成事,“线上审批”甚至可以达到“秒批”,“刷脸”取代了各种各样的证明材料……审批事项少了、办事速度快了、政务环境优了、执法效能高了,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
  依法行政 彰显新作为
  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湖州的重要内容,彰显着现代政治文明。
  今年4月7日,湖州市营商环境司法服务保障中心揭牌。这是我市高水平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又一创新探索。
  良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法治的有效支撑。去年,我市建立市场主体法律顾问服务网格2456个,实现全市46.02万家市场主体全覆盖,法律顾问服务响应率100%,为29116家企业开展常态化“法治体检”,帮助企业解决法律问题8826个。
  给权力设置边界,是建设现代法治政府的前提。近年来,我市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四张清单一张网”入手,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持续优化政府权责清单,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以行政权力的“减法”,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位于湖州市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大厅的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区,是针对涉企一件事改革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专区还可受理长三角一网通办、G60 科创走廊等 30 个涉企事项的异地通办及涉及市场监管政务服务事项的全域通办。
  据了解,目前,全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87.2%,809项政务服务开通全市通办,100余项民生事项实现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通过持续深化营商环境“10+N”便利化行动,推出六大领域30项特色改革举措,我市营商环境“无感监测”评价指标比前两年明显跃升,18项一级指标中,5项第一、3项第二。
  今年1月4日揭牌的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已下放首批湖州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事权130项。“企业许可证办理,外地需要几个月,在这里我们一星期就解决了。”浙江正轩精密零部件有限公司行政主管陈燕燕对于这样的效率赞不绝口。
  作为依法治国理念首倡者、法学泰斗沈家本的故乡,湖州尊法学法氛围浓厚。我市坚持将法治理念和法治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表率作用,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治引领和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市政府常务会议常态化开展学法活动,去年以来,先后专题学习了《乡村振兴法》《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等法律法规。2017年至今,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12部。去年以来,市人大先后审议通过全省首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条例》、全国地市级首部《绿色金融条例》、全国首部《太湖溇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是现代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在湖州,“一把手”出庭应诉已成常态。2021年,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96.2%,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连续4年增长。
  崇清尚廉 塑造新形象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湖州不仅要守好生态上的“绿水青山”,更要建设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
  4月1日,湖州清廉馆正式启用。“上了一堂深刻的廉政教育课,今后将以案为鉴、以案为戒,坚决守牢拒腐防变的底线。”日前,前来参观的机关干部纷纷表示。
  “经过近几年的持续探索,清廉湖州建设持续向纵深推进,崇清尚廉的价值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市纪委市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朱国华表示。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建设现代政府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我市深化清廉政府建设,盯牢公共资金、公共项目、公共投资和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等“高风险区”,在招商引资、政策补助、招标采购、土地出让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治理,从严落实各环节风险防控,强化公权力制约和重点领域财政审计监督,促进权力规范透明高效运行。
  在吴兴区八里店镇路村村,由镇纪委、三资财政、民政等部门联合建立指导小组,专门指导村级事务的管理以及村级“三资”日常监管。“我们运用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系统,强化对村级‘三资’智能分析和预警监控,着力发现问题,及时处置。”吴兴区八里店镇纪委工作人员蔡国鑫介绍说,村民家门口都有一个二维码,扫一扫就能看到村里面的财务、党务、村务情况。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打造清廉政府的必要保证,有利于保证清正廉洁,防止滥用权力和腐败行为,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
  “12345政府阳光热线”是湖州市民与政府的连心线,是为民办事的服务线,更是政府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平台之一。不少市民有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拨打“12345”,该热线质量评估居全国第14位。除此之外,政府还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坚持把人大建议、政协提案意见办理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有效抓手,着力规范办理规程。2021年,政府系统承办市人大代表建议161件、市政协提案290件,办复率、面商率、满意率均达100%。
  在湖州,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领域全面实行电子化交易,交易监管数字化稳步推进,完成浙江CA签章互认对接并上线试运行,交易监管领域的执法平台与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完成数据对接……一项项的举措出台,一个个数字化手段运用,从平台建设上扎紧扎牢了权力运行制度“笼子”。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政府自身建设,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身革命。肩负新使命、奋斗新征程,唯有坚持以民为本、实事求是、创新实干,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现代政府,绿色低碳共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州的美好蓝图才能早日变为现实图景。

2021 版权所有© 主办方:湖州市人民政府 地址:湖州市仁皇山路666号 政府阳光热线:0572-12345
浙公网安备 33059102000015号 浙ICP备05051884号 网站标识码:3305000015 技术支持:湖州市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