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城大地,春潮涌动,逐梦高歌。
回首2022年,“全民同心战疫”“稳进提质”“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实干争先”等关键词串联在一起。
大战大考面前,340多万湖州儿女,坚韧团结,走向胜利。这精神伟力从何而来?
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聚焦中心大局、奋力实干争先,切实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着力推进“人文新湖州”建设,为建设绿色低碳共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州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引领、文化支撑、精神动力。
党的创新理论“红”了南太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强。当代青年施展才华的舞台非常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非常光明,这也让我对将来的宣讲工作充满信心。”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来自我市各区县的青年骨干志愿宣讲员第一时间汇聚一堂,畅谈收听收看开幕会盛况的感受,积极谋划着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工作。
思想的光辉,在丰富多彩的理论学习、宣传宣讲和研究阐释中闪耀。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按照省市“六学六进六争先”工作部署,全力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研究,党的声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响彻湖州大地。
积极组织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全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23次、县处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1600余次;成立市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党代会精神等主题宣讲2万余场,“理论宣讲走亲”活动120余场;成功举办首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研究湖州论坛,组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研究智库联盟,持续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研究……一系列活动有力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思想之光照亮奋进之路。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全市上下积极投身“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比学赶超、勇争一流,不断把思想伟力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和实际成效。
这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找准宣传在主题实践中的发力点,扎实推进主题实践宣传工作。制定《“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宣传工作方案》,在市、区(县)主要媒体平台开设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专栏,刊发各类报道评论、解读文章1500余篇,阅读量超7000万;深入开展“我发现我推荐身边的奋斗者”活动,宣传推出“贡献者”40人、“奋斗者”36人、“奔跑者”79个,用榜样力量激励奋斗、催人奋进;推出全媒体深度报道专栏《看见》,曝光整治废弃线杆、临时疏导点、企业消防隐患、扬尘治理等一批重难点民生问题,全年共播出130期(其中问题曝光71期、典型宣传59期),有力推动“一地曝光、全域整改”……
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湖州力量,如战鼓声声催人出征,又如春夜细雨润物无声。
主旋律里照见湖州“新起航”
去年8月15日,2022中国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湖州召开。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能源革命、数字经济与低碳创新等领域,湖州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据、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事例、一项项实实在在的举措,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新华社、中国网、浙江日报等众多省级以上媒体对大会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共刊发报道210余篇,各大网站转载刊发文章2300余篇(次),阅读量超9000万。
宣传就是生产力。让正能量充盈、持续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关键在于把正能量转化为大流量。
一年来,全市新闻报道工作也交出了亮眼成绩单:精心策划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开设《二十大时光》等专题专栏,组织“二十大代表湖州行”等主题宣传活动,刊发稿件1100余篇,开展“‘浙’十年·湖州”等主题新闻发布会30余场;围绕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开展“六个新湖州”“共同富裕”“三聚三保三落实”、疫情防控、杭州亚运会等重大主题宣传,推出重点新闻报道5万余篇(条),千万级流量爆款短视频13个;市域媒体融合工作入选中宣部百个地市级媒体融合改革试点,“南太湖号”客户端实现移动应用场景60余项,注册用户突破278万,近30日活跃用户数达24.4万,日活用户比率稳居全省第二;高水平举办“看见美丽中国”全国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等系列活动,荣膺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22年度活力城市……
数据无言,却最具说服力。一年来,全市新闻宣传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做好正面宣传引导,为强信心、稳经济、促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也需要统筹网上网下,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生态。一年来,我市还不断完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加速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精心策划了“e起奔跑,筑梦南太湖”等一批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在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出《千城十年记——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万万没想到,你是这么美!》等一批阅读量超过100万+的新媒体作品;举办了“一起去趟湖州吧”网络达人湖州行、“先锋·身边的党员”互联网企业党建短视频创作等系列活动,有力构筑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明新风尚,有力维护了广大网民的共同精神家园。
文化润心“人文湖州”别样美
“像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惜湖州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湖州的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打造‘两山’文化领航地、传统文化传承地”……2022年春天,市委文化工作会议召开,明确定调要让文化软实力成为蓄势蝶变的硬支撑。
5000年文明史、近2300年建制史的历史积淀,涵养湖州这座城市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我们攀登文化新高峰的底气和自信。
这一年,文艺精品创作实现突破、湖派文化传承持续发展。
电视剧《问天》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湖剧《国之守锷》等5部作品入选省“五个一工程”、献礼剧《运河边的人们》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开展湖州中心城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调研,谋划部署城市有机更新历史人文传承工作;300余枚乌程汉简回归湖州,紫笋茶和安吉白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安吉古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湖州传统文化标识不断擦亮,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节节攀升。
这一年,公共文化服务更加优化、文化产业提质升级。
市非遗馆、德清大剧院对外开放运行,《典籍里的中国》陈列馆落户湖州;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452个、城市书房14家、文旅驿站15家、乡村博物馆81家,全市人均接受公共文化场所服务10.4次;持续推进龙之梦、阳山“时尚谷”、莫干“论剑谷”等重点项目,新签约文旅项目117个,亿元以上项目入库数位列全省第二、项目投资指数位列全省第三;加大市场主体招引培育力度,元宇宙第一股“飞天云动”成功上市,入选省第六批成长型文化企业10家、成长型培育企业6家,数量分别位居全省第二、第一。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明春风扑面而来,精神富足的底色更加亮丽。
这一年,全市常态化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建设,开展十大专项提升行动,推动解决难点问题1070个;在全省率先出台贯彻落实“浙江有礼”省域文明新实践实施方案,打造“浙江有礼·湖州典范”市域文明品牌;实施“两山”儿女道德典型群像培育计划,推选“中国好人”4人、“浙江骄傲”1人、“浙江好人”27人……凡人善举不断涌现、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文明实践遍地开花,一粒粒文明的种子在城市角落播撒、生根,滋养城市风骨,构筑起湖州鲜明的城市品格。
总结过往,为的是更好出发。2022年,历历在目、令人难忘。手握这张可圈可点的成绩单,我们更有信心迈向新的征程。
风起,就要扬帆;乘势,定能快上。启程2023,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正意气风发、昂首前行,不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精彩湖州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