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胸怀向未来
——湖州推进高质量赶超发展之开放融合篇
时光荏苒,5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刻度。
2017年,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全力建设开放大平台,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全面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主动接轨上海大都市圈建设,认真做好援疆、援藏、援青、援川等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
五年间,湖州交出了开放融合的靓丽答卷:“朋友圈”更大了,既有国际结对城市,也有东西部协作地区;队友更强了,既与长三角地区“高手”城市竞合,也与“一带一路”新老朋友共赢;名声更响了,既有“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风采,也有越来越多项目、人才落地的欣喜。
湖州,正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拥抱世界。
厚积底气——内外兼修诚意足
铁路湖州站,不时有一列列高铁疾驰而过。
中铁三局湖杭铁路项目部经理李倚林和铁路打了20多年交道,依然惊叹于这里的蜕变。3年前,他刚来湖州时,只有1条高铁经过这里,而如今这里已呈现宁杭铁路、商合杭铁路等“四箭齐发”的态势。
为实现高质量的开放,湖州在枢纽城市建设上快人一步。
五年来,我市紧盯长三角一体化赛道,加快接沪融杭进程,建设“轨道上的湖州”:2017至2018年,商合杭铁路加快建设;2019年,湖杭铁路开工;2020年,沪苏湖铁路开工,商合杭铁路通车;2021年,杭德市域铁路开工。
“5年内开工3条、完工1条铁路,这体现的就是湖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雄心与实干。”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服务中心规划处处长林世全说。
拥抱远方需要厚实的胸膛,湖州当然不局限于“铺路”——
按照“一湾极化、两廊牵引、多区联动、全域美丽”的布局,在5820平方公里上擘画全市生产力的新画卷,以创新谷、科学城、枢纽站、智造园等新空间为载体,推动中高端要素高密度、高浓度集聚,打造湖州开放的“硬身板”;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5年来PM2.5浓度下降40.5%,空气优良率提高15.9个百分点,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建好湖州开放的“大花园”;
实施人才强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擦亮“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城市品牌,打造全国人才创新创业理想城市和长三角科创枢纽城市,相继出台“湖九条”“人才新政4.0版”“湖十条”等政策,打造湖州开放的“迎宾台”;
围绕数字产业、高端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制定全国范围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招商地图,成立驻上海全球招商中心,为逐猎全球市场谋篇布局,绘就湖州开放的“行军图”;
……
虑善以动,动惟厥时。湖州敞开怀抱奔向远方。
竞合有道——融入战略共成长
当今时代,零和博弈逐渐失去市场,在竞争中合作成为城市关系的首选。
在“高手”环绕的长三角城市群,湖州屡屡抢抓机遇重磅推介,一次次以崭新形象吸引宾朋。
2020年在湖举办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我们这样自荐:“得湖州者得长三角。”在长三角的城市中,没有一座城市性价比更高了。
湖州全力把握着一个个历史性机遇。
通过办好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一会”,取得了开工“一路”和落地“一区”的重大成果。去年,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获批,将与辐射上海青浦、江苏吴江和浙江嘉善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东西呼应,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典范样本;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德清片区管委会挂牌成立,作为浙江省内五大重点区域一体化合作先行区之一的嘉湖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方案出炉,标志着杭湖、嘉湖共同开启建设先行区的新征程。
在长三角地区竞跑的同时,湖州目光还投到区域合作的全国大棋局中。
戈壁荒滩、资源匮乏,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曾经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在湖州援疆干部人才的接力下,这里于2020年1月正式脱贫。
这几天,湖州市援疆指挥部项目组组长吴豪正准备前往柯坪县继续建设湖羊产业园。“我们接过湖羊产业援疆的接力棒,要想方设法把这项产业做大,惠及更多的受援地群众。”他说。
湖州陆续与吉林、四川等地的我省对口地区建立了结对帮扶(合作)关系,数以千计的援派干部人才投身于帮扶事业中。5年来,有效助推结对帮扶的4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率先脱贫摘帽;2018年至2020年,我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连续3年获省考核最高等次;2人3集体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表彰,数量居全省前列。
山海协作结出新果实。去年累计帮助丽水引进推进产业合作项目11个,实现到位资金15.7亿元,销售丽水特色农产品5485.7万元,实现就业培训1274人次。
开放回馈——资源集聚美誉来
2021年12月2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4届全体大会上,安吉余村从75个国家的170个申请乡村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首批“最佳旅游乡村”。
五年来,开放融合为湖州带来了国内国际好声誉:“长三角发展新高地”成为长三角地区对湖州的眼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品牌成为让世界了解湖州的金名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奖牌、“最佳旅游乡村”等世界级荣誉纷纷花落湖州。
五年来,湖州的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新增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关系城市8对,目前已与19个国家建立了39对友城关系;不断深化“千校结好”工程,全市已有中小学国际友好学校120余对。
开放融合也为湖州带来了驱动力。
上海阀门厂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百年历史的企业,今年初将一个总投资12亿元的高端智能工业流体控制设备产品项目落户长合区。“在长三角地区,湖州是营商环境与潜力兼具的城市,我们期待与这里迸发强大的化学反应。”企业董事会秘书王锦明说。
五年来,湖州累计引进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700个,成功落地36个总投资百亿以上大项目;实到外资58.13亿美元。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年来,湖州更是收获满满。全市新引进大学生超30万人,新引进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浙大湖州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等17家新型研发机构。喜迎省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麒麟计划”落地,推进省级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试点,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区县试点全覆盖……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驶入发展快车道的湖州,正敞开胸怀、斗志昂扬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