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人民政府

HTTP://WWW.HUZHOU.GOV.CN

图片头条
当前位置 : 首页 > 图片头条

重寻“扁担精神” 助推共同富裕

发布于 :2022-02-22 文章来源 :中国湖州门户网 文字大小 :【

——织里镇五年工作纪实        


  南太湖畔,碧波翻涌,千帆竞发。

  织里镇,一座产业新城,在打造长三角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路上,先谋后动、逐绿前行,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成为淬炼蜕变后的璀璨明珠。

  这是一条厚植优势释放动能的裂变之路:连续9年入围全国百强镇,连续9年获全省小城市培育试点考核优秀,并成为中宣部“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集中宣传报道的全国唯一镇级典型。

  这是一条全域协同联动发展的聚变之路: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6亿元,年均增长15.2%;财政总收入19.3亿元,年均增长1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8亿元,年均增长18.8%。

  这是一条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蝶变之路:“王金法广播”“车间好声音”“爱在织里”等传播品牌持续打响,文化礼堂建设实现全覆盖,获评省级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乡镇,新织里人的归属感和融入感不断增强。

  这更是一条全面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路:作为吴兴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连串荣誉为织里镇加速推进共同富裕写下了生动注脚,全镇城乡收入比缩小到1.58:1。

  前不久,织里镇专门召开“重寻‘扁担精神’·助推共同富裕”动员会,深入学习贯彻全市社会治理创新大会精神。带着这样的新使命,眼下,全镇上下正奋勇拼搏、勇于担当,为全力推进品质湖州、美好吴兴建设贡献织里力量、展现新作为。

  综合实力迈上更高台阶

  坚持产业强镇,大力实施产业提升培大育强行动,发展动能有效释放,打造镇域经济发展新高地。支柱产业提质提效。集群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童装规模企业增加到42家,2021年销售收入突破700亿元,年均增幅超13%。大力实施品牌计划,累计培育“中国十大童装品牌”10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珍贝、米皇、帕罗等本土羊绒品牌成功跻身行业第一梯队,年销售额实现翻番。有力推进数字化改造,建设“产业大脑+”核心应用场景50个,整合上下游经济主体近3000家,整体产能利用率提升超20%。加速开启国际市场,国家级“市场采购+跨境电商”双试点落户织里,预计年底出口额将破百亿。

  新兴产业集聚壮大。持续加大项目招引,五年来引进立讯、旗创等亿元以上签约项目82个,总投资551.8亿元,百亿级项目实现突破。持续加快项目投产,累计开工亿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93个,竣工86个,位居全区第一。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现从有到优的跨越,东尼、万邦德、久鼎等企业加速争先领跑。加快拓展产业发展新路径,新增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其中“金牛”企业1家;新增规上新兴企业19家,其中年营业性收入超亿元企业13家。

  科技创新蓬勃发展。坚持创新驱动,五年来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及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88家,成功申报省重大产业项目19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92.8亿元,年均增长19.2%。深化“人才强镇”战略,引进培育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团队20个。产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中国童装学院正式落地建设,车创科技园建成并投入运营。

  城乡面貌发生美丽蝶变

  坚持以城市提能为发展支撑,全力推进有机更新行动,城市魅力、活力和张力显著提升。空间平台日益优化。强化规划引领,高标准编制小城市发展三年规划,完成镇区9个控规单元编制和报批。不断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盘活存量建设用地3400亩,完成城乡低效用地再开发1300亩,城市框架拉开至25平方公里。积极提升平台承载力,累计完成土地征租1.4万亩,织东万亩千亿大平台基本成型。推动对外通道建设,全力保障湖杭高速、如通苏湖城际铁路等项目推进。持续完善城乡路网,累计投资15亿元完成鹏飞路等28条道路建设,“八纵八横”交通路网体系基本建成。

  城市建设系统推进。深化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建成区城市化率85%以上,获评省级美丽城镇样板镇。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吴兴实验小学、文体中心等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累计投入超100亿元。纵深推进“污水零直排”工作,完成16.8公里市政管网雨污分流工程。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吾悦广场、浙北城市广场等地标性商业中心逐步崛起。加速实施城市开“天窗”建绿地行动,利济公园等4座公园建成并投入使用。持续壮大国企规模,新投集团总资产增至400亿元,公开市场主体评级升至AA+。

  乡村发展统筹共进。强化全域谋划,编制并启动实施《织里镇农旅融合产业振兴规划》。大力打造美丽产业,累计引进农旅项目10个,总投资2.2亿元,培育农业“大好高”项目7个。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累计投入20亿元完成100公里农村公路新改建。加快实施“千万工程”,投入1亿元完成新时代美丽乡村样板片区建设,实现美丽乡村精品村全覆盖。全力开展“非粮化”整治行动,完成土地退养1.9万亩,位列全区第一。不断壮大村级经济,全镇34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超70万元,其中19个村超百万。

  社会民生得到明显改善

  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目标,织里镇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提量扩容和均衡布局,吴兴区人民医院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年接诊量达41万人次。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形成“1家综合性医院+1家卫生院+56家诊所”的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家门口就医”。深化“医联体”改革,异地就医实现7省联报,累计报销金额320万元。积极维护妇老幼群体权益,建成儿童之家6个,全省首个母婴室试点项目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加快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累计新建、扩建学校10所,公办学校新居民子女占比超六成。建设幸福邻里中心3个,智能健康养老服务系统上线并运行,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乡镇。

  精准保障更加有力有效。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五年来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3250万元,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人数减少32%。积极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推进慈善事业发展,五年来累计捐款捐物价值5200万元。坚持标本兼治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积极参与青川、柯坪等地脱贫致富帮扶。强化“造血”功能,投资200万元打造青川扶贫车间,五年来吸纳就业200余人,推动年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投资450万元援建柯坪县骆驼养殖项目,预计每年为当地增加收入36万元。

  环境管理更加精细到位。统筹推进全域环境综合整治,规范流动摊贩4000余个,电动车牌证式管理突破13万辆。人居环境不断提升,高质量通过市区两级验收,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市级垃圾分类标杆村建设全面完成,伍浦村获评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村。持续擦亮生态底色,高标准完成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PM2.5指标累计下降42%,227个挂号水体剿劣任务圆满完成,成功创建“浙江省森林城镇”。

  治理效能实现迭代升级

  坚持文化引领、数字赋能,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社会发展局面日益稳固。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优化协同治理防护网络,平安稳定情况日趋向好,五年来警情、发案、事故数量逐年下降,命积案实现清零。强化源头预防,推进“两个排查见底”行动,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0%。推动“最多跑一地”改革落地见效,率先完成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年调处矛盾纠纷2000余起,调解成功率99.8%。率先实践“城警一体化”工作模式,成功承办全市“城警一体化”协同联动工作现场会。2019年,“中国治理的世界意义”国际论坛在织里召开。2020年,织里镇作为“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的主要考察点,迎接了“三省一市”主要领导的考察调研。

  智慧安防转型升级。坚持“防为主、防为上”,全面消除安全隐患,实现5500余户农村片区童装生产加工点整治清零,连续五年未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解决影响群众安全的“关键小事”,累计拆除防盗窗23万余扇,开启群众应急绿色通道,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率先在全省开展“宿舍革命”,完成标准宿舍改造5350间。深入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由立体化向智慧化提升,全镇累计安装智能消防预警设备26万余个,成功监测预警信息11.2万条,消防灭火救援效能提升近40%。紧抓数字化发展机遇,完成智慧联勤平台搭建,打通“智慧安防”“智慧安监”等平台,实现联防联动。

  社会氛围日益和谐。不断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累计新增文化车间6个、全民健身广场13个。建强基层文化传播阵地,“王金法广播”“车间好声音”“爱在织里”等传播品牌持续打响。文化礼堂建设实现全覆盖,获评省级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乡镇。展现织里华丽蝶变的电视剧《爱在平凡》入选中宣部建党一百周年重点作品名录。持续擦亮“织里·知礼”文化品牌,涌现出“最美知礼人”等各类先进1000余人。新织里人的归属感和融入感不断增强,五年来新居民在织里购房8532套,落户9187人。

  政府建设愈发有力有效

  坚持依法行政,以人民至上、务实高效为工作标准,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全面加强。行政效能显著提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安全监管、行政执法等管理力量下沉至168个全科网格,有效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镇行政服务中心承接市区下放事权531项,其中228项“跑零次”。扎实开展“千名干部联村企、争当金牌店小二”活动,累计入围省、市、区“三服务”典型案例7个。率先在全市推进村社干部“窗口式”办公,111个服务事项实现一站办结。构建智能化内控系统,提升内部审批规范性和时效性,入围全省乡镇内部控制指引建设试点单位。

  依法行政切实推进。严格执行政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结率和满意率均达100%。不断健全程序制度,严格规范全镇项目工程招投标程序,先后制定工业项目改扩建报批等管理办法,规范、透明行使职权。创新村级权力运行模式,制定《织里镇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全面推行“村级限额以下6e管理”机制。扎实推进政府法治建设,入选全省法治化综合改革试点乡镇。

  作风建设持续深化。大力推进清廉政府建设,全面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三公”经费逐年减少。厘定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推动构建“亲清”和谐关系。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突出实绩导向,不断完善干部考评任用机制,转作风、比担当的工作氛围日渐浓厚。强化权力监督机制,聘请社会力量担任“党风政风观察员”,对全镇公职人员开展常态化监督,涉及农村工程领域的信访举报同比下降30%。强化执纪问责,查处酒驾等违纪违法案件132件,起到良好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