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调研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深化三个年 奋力开好局  >  活动调研
关于引领全市团员青年在市委“三个年”活动中扎实推进“255”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10-03-18 10:44 字体:【
  各县(区)团委,湖州师院、湖州职技院团委,市直属团组织,湖州开发区管委会、太湖度假区管委会政治处:
  为认真贯彻落实团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确定的各项工作重点,经团市委研究决定,积极投身市委“转型升级加速年、城乡建设提升年、作风建设加强年”活动,引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开展“255”行动计划。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团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转型提升、改革创新、统筹协调、好中求快”总体要求,按照市委“三个年”和团省委“服务基层年”、“项目建设年”活动部署,以“践行科学发展观,高举旗帜跟党走,创业创新作贡献”为主线,突出“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和“统筹城乡团的建设”两大重点,深入实施“五项行动”,全力落实“五十个项目”,积极引领团员青年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贡献力量。
  二、工作原则
  1.体现针对性,坚持服务有形化原则。尊重青年主体地位,遵循青年工作规律,切实把握形势发展过程中青年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内容和载体,真正实现服务的具体有形,更富特色,满足青年现实需求。
  2.突出实效性,坚持工作项目化原则。以设置具体工作项目来确定工作抓手,建立项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人才效益实绩评估和考核机制,将整体工作有机分解到阶段过程中,实现项目化管理方式推动工作落实,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3.把握普遍性,坚持基础网格化原则。主动促进团的组织、工作、队伍、服务参与党组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中,面向各类青年,立足普遍需求,关注个性特点,建立全方位的服务阵地和个性化的服务团队,通过基础网格和服务团队的立体运作模式,最大限度地延伸团的工作和服务触角,实现全覆盖。
  4.扩大开放性,坚持运行社会化原则。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主动争取党政资源,大力整合社会资源,找准项目合作的结合点,联动推进,促进工作成效的最大化。同时,要采取多种渠道收集青年的意见建议,通过一定的形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评价。
  三、主要内容
  (一)紧紧抓住两大重点
  1.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抓住“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契机,以市带区、县共建的试点布局,制定完善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方案,着力构建起以“项目运作+平台支持+机制保障”为一体的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基本模式,体现共青团主导和社会化运作相结合,融创业融资、就业创业培训、就业创业人才培育、创业项目扶持、就业创业联系帮扶、就业创业宣传于一体的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2.统筹城乡团的建设。抓住“统筹城乡团的建设”试点契机,着眼“两个全体”目标要求,以县(区)级团委为主导,以乡镇(街道)团委为主体,以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城乡团建观念、资源和工作的进一步统筹,从领导方式、组织设置、活动方式、干部配备和团员教育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优化同地域不同层级团组织、不同领域团组织、团组织与青年组织、团组织与党组织等组织体系覆盖的有效途径,形成“城乡一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深入实施五项行动
  1.青少年励志行动。
  按照分类引导的原则,区分高校、中学、少先队不同阶层的青少年主题教育,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握各类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和身心成长规律,创新教育平台和载体,探索教育引导的新途径和新手段,提高分类引导青少年的实效性;创新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加强校外教育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推进农村、社区青少年俱乐部、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组织“流动少年宫”进社区、进学校,探索利用互联网教育引导青少年新途径、新方法。
  2.青年创业创新行动。
  围绕市委“转型升级加速年”活动要求,深化小额贷款帮扶青年创业工作,积极探索城市青年创业贷款的帮扶机制,巩固推广“湖州市丰收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卡”帮扶模式;完善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探索建立基层团委与高校就业工作直线对接机制,加大创业培训、帮扶指导力度;实施“让青年走在企业转型升级前列”系列活动,广泛开展企业技能培训、青工技能竞赛、“青年文明号服务展示”、“青年安全示范岗”在行动等活动;推进“新农村·新青年”发展计划,建立“浙大湖州新农村建设青年人才意向库”,探索培养农村青年人才新机制。
  3.志愿服务行动。
  围绕市委“城乡建设提升年”活动要求,以“让爱成为一种习惯”为主题,以志愿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为重点,有序推进“情满湖州”志愿者平安行动,开展“城市文明·邀您同行”、“迎世博、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活动和“三下乡”、“为奉献者奉献”等常规志愿服务项目,并加快建设社区志愿服务示范站,推广“志愿者工作证”制度;有序推进“平安志愿者维稳行动”,探索建立湖州市平安志愿者指导中心,开展社区矫正阳光志愿者行动、“为了明天”导航工程等平安志愿服务活动,推广湖州看守所爱心帮教志愿服务站试点模式,深化重点群体的帮教工作;有序推进“环保志愿者绿色行动”,开展“低碳经济先锋行”志愿行动,继续抓好“保护母亲河”、“十校红领巾珍爱南太湖”等品牌活动。
  4.青少年关爱行动。
  树立以青年为本的理念,满足青少年的现实需求,突出低收入家庭青少年群体,深化“双万”结对帮扶,力争实现全覆盖,继续开展“大学生圆梦行动”、“爱心助学关爱活动”、少先队“五好·五一”活动;突出闲散青少年等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心理援助、文化辅导等帮扶工作;突出外来务工青年群体,通过开展“同说湖州话”、“新湖州青年成长课堂”、“12355爱心、心理、健康直通车”等活动,为外来青年提供知识、文化、健康、青春交友、子女就学等服务。
  5.团建创新行动。
  依托党带群团一体化共建,按照“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要求,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基层团建工作新格局。着力于组织网络构建,加大两新组织建团力度,探索商业区、行业协会、产业链和生活集聚区、青年社团、网络社区的建团方式和活动覆盖途径;着力于基层民主建设,加大公推直选团组织负责人工作力度,完善和推广团代表常任制、团代会年会制,加大团务公开、团代表议案制、述职评议制等团内民主制度的执行力度;着力于团的队伍建设,完成乡镇、街道组织格局创新试点,有效发挥基层团的委员会整体功能,推进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团干部工作,试行“团务干部资格证书”制度,加强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三)全力落实50个项目
  根据“两大重点”、“五项行动”的总体工作格局,从内容有形化、工作项目化、项目品牌化角度出发,对不同领域、服务对象和实施主体,科学设计工作项目,建立2010年全市共青团重点工作项目库,对包括青少年思想政治建设、青年就业创业、青少年民生、青少年权益维护、团的自身建设在内的重点项目进行科学分类,明确具体抓手、牵头单位、责任主体和时间安排,通过明确责任包干项目,基层团组织根据自身的功能差异,有计划地领办、选办任务,实现全市共青团工作既方向一致,又百花齐放。
  四、工作要求
  1.要以创新的思路抓工作。全市各级团干部要牢固树立创新创先的意识,勇于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探寻事物规律,有效发挥主体创造力,坚持传承和创新并举,推广和借鉴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不断尝试新的办法,使团工作始终拥有创新的活力源泉。
  2.要以有效的机制抓工作。建立考核督查机制,“255”行动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列入对基层团组织的年度考核内容,团市委将适时对项目实行综合督查,从而推动各重点项目的有效推进;建立信息反馈机制,编制项目推进进度通报或动态简报,及时通报项目进展。
  3.要以统筹的方法抓工作。各级团组织要树立全局观念,积极做到把个体项目实施融入到全市共青团工作大局中去,分层实施,形成合力;要注重资源整合,充分争取党政重视,努力寻求部门支持,有效运作社会力量,科学推进工作项目顺利实施。
  4.要以务实的作风抓工作。全市各级团干部要围绕市委“作风建设加强年”活动要求,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好的服务项目带到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中去,倾听基层的意见建议,掌握团员青年迫切需要服务的具体需求,用实实在在的举措为基层、群众带去优质高效的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