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我市商贸经济保持去年四季度以来的稳步上升态势,实现转型升级“开门红”。1—2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08亿元,同比增长17.1%。主要推进措施:
一、统筹推进,市县城乡同步发展。从市县市场增速看,1—2月,湖州市区、德清县、长兴县和安吉县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10亿元、12.72亿元、18.46亿元和11.81亿元,同比增长17.5%、16.4%、17.4%和16.0%。从城乡市场增速看,1—2月,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03亿元,同比增长17.2%;农村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05亿元,同比增长16.9%,城乡增幅差距0.3个百分点。
二、培大育强,限上企业拉动增强。1—2月,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和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7.39亿元,同比增长34.0%,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31.8%。其中: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业24.88亿元,同比增长35.7%;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2.51亿元,同比增长19.1%。
三、产业互动,节日效应作用明显。1—2月,受元旦、春节、情人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全市商贸流通业借旅游“造节”、借文化“造势”,精心筹划组织货源,千方百计开拓市场,积极拉动消费需求。春节期间,我市14家重点监测的商贸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营业收入)12591.11万元,同比增长21.78%。其中9家商场超市实现销售额11825.95万元,同比增长22.35%;5家宾馆餐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65.16万元,同比增长13.55%。
四、政策引导,热点商品消费集聚。受节假日和国家扩内需政策拉动,热点商品消费集聚。到2月底止,全市家电下乡备案网点373个,销售家电54409台,销售额12291.65万元,发放财政补贴1247.39万元,其中:1—2月,销售家电12410台,销售额2794.97万元,发放财政补贴217.42万元。全市家电以旧换新备案销售网点50个,回收网点27个,回收旧家电67234台,销售新家电62272台,销售额24130.20万元,其中:1—2月,回收旧家电35678台,销售新家电32696台,销售额12691.34万元。全市汽车以旧换新办理104辆,发放财政补贴110.5万元,其中1—2月,办理77辆,发放财政补贴95.9万元。据统计资料显示,1—2月,全市法人及其他行业产业单位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5.34亿元,同比增长38.6%;家电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88亿元,同比增长41.3%;服装、鞋帽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57亿元,同比增长45.9%。
五、加强监测,市场应急保障有序。根据省商务厅要求,积极做好雨雪灾害天气市场应急保障工作,制定了《湖州市贸易与粮食局灾害性天气市场供应保障应急预案》和7个重点商品应急工作方案,健全灾害性天气24小时值班制度,启动日报监测制度,确保应急情况下的市场供应,消费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同时,积极落实80家省级应急商品数据库重点联系企业。
六、关注民生,消费环境进步改善。稳步推进食品放心工程,深入实施定点屠宰工作。1—2月,全市生猪定点屠宰20.78万头,县城以上进点率达到100%,乡镇97%以上,肉牛定点屠宰915头,进点率42.5%;肉羊定点屠宰4700头,进点率23.3%;家禽集中屠宰14.5万羽,进点率33.7%。同时,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放心早餐示范工程、家政服务工程等建设,不断优化农村、社区安全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