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讲话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深化三个年 奋力开好局  >  文件讲话
周杰副市长在半年度特色纺织产业工作会议上讲话摘录
发布时间:2010-08-05 10:56 字体:【

  一、充分肯定各级产业推进组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一)形成了合力推进特色纺织产业加快发展的工作体系和良好氛围。一是建立了推进特色纺织产业加快发展的组织和工作体系。各县区根据市委市政府《建立健全重点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机制的若干意见》精神和《2010年度湖州市特色纺织产业推进工作方案》的要求,在极短的时间内建立了特色纺织产业助推组,并建立了由各县区组织部和经贸(发改)委有关人员组成的工作班子,指定了专人负责,明确了工作内容和要求,形成了推进特色纺织产业发展的工作网络。二是开展了对特色纺织产业的调研并着手制定县区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围绕全市特色纺织产业的发展规划,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各县区在研究本区域产业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特色纺织产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并按照市年度推进目标的要求,制定了今年的工作计划、产业发展目标和企业培育目标,细化了阶段性工作任务和工作措施。部分县区已经着手研究县区的政策和配套措施,如吴兴区在加强与《吴兴区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四年行动纲要》衔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十二五”全区特色纺织产业发展思路,统筹引导全区特色纺织产业发展。安吉县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对引进“大好高”特色纺织项目,经批准规费、税收封闭运行;对先进纺织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后给予项目先进进口设备5%的奖励等。三是营造了各部门共同服务推进特色纺织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在全市特色纺织产业振兴工作推进会以后,各县区高度重视,建立了联系服务特色纺织企业的工作机制和解决企业发展难题的协调服务机制,并配备了专业水平高、工作责任性强的干部助推特色纺织产业。由此形成了良好的推进氛围,提升了服务质量,形成了服务体系,极大的增强了特色纺织企业发展的信心。

  (二)形成了规划引导、项目推进、集聚发展的良好发展局面。一是发挥规划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在各级助推组的努力下,各县区在统筹产业发展的同时,突出特色纺织产业的发展,加大传统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力度,加快落后工艺和设备的淘汰,加大对高附加值、高技术、高端纺织产品的引进和开发力度,引导社会投资和政府资源向特色纺织产业集聚。同时,各县区明确了特色纺织产业的发展重点,以特色纺织产业发展带动纺织产业升级,如德清以真丝、差别化纤维为重点,长兴以差别化纤维和品牌家纺为重点,安吉以化纤为重点,南浔以真丝、差别化纤维等为重点,吴兴以羊绒、差别化纤维、品牌家纺等为重点发展特色纺织产业。二是加快推进特色纺织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项目投产,茂兴化纤第一期项目自今年投产以来,订单不断,产品供不应求;浙江彩蝶实业有限公司2009年企业投资3900万元的年产1万吨差别化、功能化特色丝技改项目的投产,产值增幅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4.67%。今年9月,蓝孔雀年产4500吨氨纶和1.5万吨差别化绵纶长丝、兴湖工业丝年产6万吨高模高强涤纶工业丝生产线一期等项目将陆续投产;浙江茂兴化纤有限公司准备增加4条差别化化纤丝生产线,增加产能9万吨/年,使公司年生产能力达到12万吨/年;浙江华港涤纶实业有限公司总投资22.5亿元的年产各类差别化绦纶丝40万吨项目732亩已供地,项目前期有序推进。三是扎实推进特色纺织产业集聚发展。各县区结合现有特色纺织产业基础和条件,明确了真丝、羊绒、化纤织物和家纺产业的重点发展区域,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加大对优质项目的引进力度,在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市场前景好、产业层次高的项目的同时,严格控制区域布局,确保产业项目在产业集聚区内落户。35个5000万以上特色纺织项目,完成总投资12.98亿元,14个亿元以上特色纺织项目完成总投资8.52亿元,所有项目都布局在特色纺织产业重点发展的区域。

  (三)形成了行业龙头企业带头转型提升的良好示范效应。一是龙头企业对特色纺织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17家特色纺织重点骨干企业上半年完成产值、利税、利润分别达到35.1亿元、2.4亿元和1.7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特色纺织产业的58.5%、64.2%和71.0%;其中被列入2010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6家龙头企业1-6月完成销售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54.1%,占规模以上特色纺织企业销售收入的37.4%。二是上市企业后续发展动力强劲。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公司今年6月份在深交所上市,募集资金6.2亿元。企业上市前在建的年产4000吨轮胎帘子布、8000吨特种工程帆布项目已在安装钢结构厂房;企业新募集资金除用于年产4万吨差别化涤纶工业丝项目外,还将投资2.3亿元实施第二期差别化化纤项目,目前已进入报批程序,并将在两年内形成从工业化纤制造到化纤终端产品的产业链,规模争取进入全国前两名。三是特色产品的世博示范效应显著。湖州作为丝绸的发祥地之一,辑里湖丝早在1851年就获得了伦敦第一届世博会金奖。在今年上海世博会上,我市湖州翔顺工贸有限公司,被成功授权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生产商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零售商,产品进入世博会展示销售,进一步提升了我市丝绸产业和丝绸特色产品,为我市丝绸产品生产企业起到了很好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二、清醒认识当前特色纺织产业发展面临困难和问题

  (一)特色纺织产业发展面临要素制约明显。要素资源主要是指土地、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这几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制约特色纺织产业的发展。此外由于纺织企业布局还比较分散,导致产业内配套分工协作体系还不够完善,集群发展还不明显。

  (二)部分县区和特色纺织产品发展速度与规划目标差距较大。虽然全市特色纺织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但三个区均没有完成过半的任务。从产品看,羊绒制品生产不足,据测算1-6月羊绒制品企业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5.41亿元,低于目标数约6亿元,增长比较困难;部分化纤企业还面临着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原材料涨价高于产品价格涨幅等困难。

  (三)部分特色纺织产品效益偏低,转型升级压力较大。上半年,特色纺织产业总体效益增幅偏低,利税增长13.2%,利润增长20.3%,低于全市面上4.3和3.1个百分点。同时在丝绸和家纺行业整体运行趋势向好的环境下,行业内部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丝绸行业中的白厂丝企业和以棉布为原材料的家纺企业上半年盈利困难,企业压力较大,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的特色纺织产品,加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

  三、全力推进特色纺织产业振兴发展

  (一)强化对特色产业发展的要素政策保障机制,推动特色纺织产业加快转型。一要全力保障特色纺织产业发展的项目用地需求。要整合现有土地资源,千方百计为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引导企业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支持企业开展“零土地技改”,以淘汰落后产能的形式腾出用地空间。二是切实加强银企合作,为特色纺织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服务。加大对银行、担保、租赁等金融机构的协调,建立健全新型融资担保体系,创新金融服务。各县区助推组要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重点特色纺织企业,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特色纺织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三是要努力做好特色纺织产业发展的人才保障。要加大特色纺织产业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这也是组织部门参与产业助推工作的优势。6月份市委组织部、市经委联合在东华大学举办了特色纺织产业经营者培训班,深受企业欢迎。目前市推进组正在与东华大学合作建立特色纺织行业专家库,为我市特色纺织企业服务。各县区助推组也要根据实际和企业需求组织相关的人才培训, 要围绕特色纺织产业和关键工艺紧缺人才需求,加大与高校合作,加快培养特色纺织产业的高技术人才。

  (二)加大特色纺织的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和技术创新力度,推动特色纺织产业转型提升。一是加大特色纺织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在产业发展方向十分明确的情况下,招商引资工作应该有所作为,特别是特色纺织产业在湖州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有一定的产业链优势,要充分运用这些条件加大对特色纺织产业的引进,特别是要加大对大企业大项目的引进力度,扩大湖州特色纺织产业和产业链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二是加快特色纺织产业项目投资。引导企业加大装备技改投入,提升特色纺织产业装备水平。有序推进尤夫高新纤维、浙江华欣科技等6个超亿元特色纺织产业重点项目建设,争取尽早投产达产。三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创建。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各级政府要出台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建研发机构,创建纺织工程(技术)中心和实验室等,全面加强科技成果与研发需求信息的双向交流。

  (三)加强特色纺织产业的运行监测分析,优化对特色纺织企业的服务和指导。一是进一步加强特色纺织行业的运行监测分析。要密切跟踪宏观形势变化和发展趋势,高度关注汇率、出口退税等政策,加强对特色纺织产业的监测和分析,并及时向企业提供咨询指导服务。二是要强化对特色纺织企业服务指导。各县区要全面落实特色纺织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对特色纺织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要指导特色纺织行业龙头企业编制发展规划,帮助企业梳理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增强企业加快发展的信心,形成服务特色纺织企业的长效机制,促进全市特色纺织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同志们,纺织产业作为我市的传统产业,基础扎实,实力雄厚,特色明显。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特色纺织产业能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发展,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