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高层之声 | 领导干部话国防 | 聚焦大国防 | 国防广角镜 | 老兵新传 | 军人风采 | 基地巡视 | 国防法规 | 他山之石 | 国防咨询台 | 国教论坛 | 国防文苑
记金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俞锦方
发布日期:2011-06-01 字号:[ ]


  致富不忘拥军 发展不忘国防

——记金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俞锦方

  在部队,他是一名优秀士兵,当兵5年, 3次立功、 9次嘉奖。复员回乡后,他历经30年奋斗,把一个濒临倒闭的乡镇小厂打造成拥有资产几十亿元的大型股份制集团公司,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最大管道生产研发基地之一、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并进入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他致富不忘拥军,发展不忘国防,多年来,坚持把关心支持国防事业视为己任,积极开展企业拥军活动,主动为企业人武部建设排忧解难。 2009年11月,他被评为“全国全民国防教育先进个人”,受到中宣部、国家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的联合表彰。他就是金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俞锦方。
  兴企强武 互利双赢
  2002年城市民兵调整改革时,金洲集团申请成立企业人武部,并组建了2个基干民兵连。当时,有一些人不理解:企业就是创造经济利益,搞武装不值得、没必要。对此,俞锦方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兴企与强武都是企业的责任”。
  正是靠这种理念,俞锦方对武装工作十分重视,工作再忙,涉及武装工作的重要问题都亲自解决,确保人员、场所、经费等保障落实到位。他把开展武装工作与企业生产有机结合,让强武与兴企相互促进。民兵训练是武装工作的重点,也是落实的难点。他坚持把民兵训练与企业生产统筹安排,有计划、分批次地安排民兵参加共同训练,结合职工岗位培训组织民兵专业技术训练,较好地解决了工训矛盾。他还把民兵政治教育与集团思想教育相结合,把强化民兵组织纪律观念与培养员工敬业精神相结合,把组织民兵参建与企业参加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实现了强武与兴企的良性互动。近年来,企业民兵先后参加抗击非典、山林灭火、防台防汛等急难险重任务。集团人武部多次被评为“党管武装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人武部”。
  情系国防 致力拥军
  俞锦方常说:如果没有当兵时的锤炼,就没有今天的俞锦方和金洲集团。部队不仅培养了他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无畏的精神,同时也培育了他对党和军队的无限忠诚。
  多年来,他始终情系国防、致力拥军,主动为部队解难题、办实事。在金洲集团,专门设立有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和双拥工作办公室,俞锦方亲自担任组长。早在1994年,金洲集团就与驻地73011部队司令部结成双拥共建对子,为改善官兵生活,支援部队搞好农副业生产,他出资8万元帮助部队建了一个“千头养猪场”,并从当地找来养猪专业户,为官兵传授科学养殖技术。他还捐资为部队建造军史馆,接纳官兵到企业学习民用技术,帮助部队培养人才。为建立拥军工作常态化机制,早在1995年,金洲集团就与部队签署了“双拥公约”,把开展拥军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每逢“八一”和春节,他都带队前往部队慰问,20多年从未间断。他还多次应邀到部队作报告,把自己成长经历和创业感受同官兵交流,累计听报告人数达6000余人次。金洲集团的拥军事迹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连续6年被湖州市评为“双拥模范”单位,他本人也获得了湖州市“双拥十佳明星”称号。
  报效国家 奉献社会
  “百年金洲,报效祖国”是金洲集团的企业精神。俞锦方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不忘报效国家,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爱心。1998年,金洲集团在兼并破产的国有企业湖州钢铁三厂时,将该厂的21名复转军人全部接收,主动安置了2名伤残军人,还为2名停薪留职自主创业的转业干部继续支付“五险”费用。针对退役士兵就业安置难的问题,金洲集团把接纳退伍军人就业与企业人才引进结合起来,始终坚持军人优先。如今,企业员工中复退军人就有68人,其中36人已成长为公司高层领导、车间主任、班组长等。为了向部队输送优秀人才,每年征兵期间,俞锦方都现身说法,鼓励适龄员工积极应征,并承诺:在同等条件下,退伍回来优先招录、优先安排岗位、优先提拔使用。
  2007年,为向建军80周年献礼,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共同筹拍国防教育题材电视剧《狼烟》,由于资金欠缺而无法按期完成。俞锦方得知后,当即提请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赞助资金1280万元支持《狼烟》拍摄。 2009年2月,该剧在六省一市卫视首播。
  俞锦方还十分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近年来,金洲集团先后资助教育事业、慈善事业和新农村建设达520万元。汶川地震后,他个人带头捐赠100万元,并交纳特殊党费10万元。截至去年,金洲集团已向社会捐款捐物价值3000余万元,企业荣获首届“浙江慈善奖”、“浙江慈善爱心奖”,他本人也被评选为“全国建设农村小康十大杰出贡献复转军人”、“中国公益事业十大功勋人物”,并获得“浙江省慈善贡献奖”。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