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简报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深化三个年 奋力开好局  >  活动简报
“作风建设加强年”活动简报(2011年第17期)
发布时间:2011-07-11 09:25 信息来源:市作风办 字体:【

高起点建设 高效能运行 高标准管理

德清县全面推进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


  今年以来,德清县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立足实际,精心部署,层层推进,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兼顾质量全覆盖,高起点完善中心配备。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的通知》,重点就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明确内容、排定时间表,细化、量化建设要求,截至目前,全县151个行政村和22个城市社区已经实现了村级便民服务全覆盖。在坚持 “一村一中心”要求基础上,德清县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注重分类分层,因村而异。在集体经济发达、常住人口多、村务工作量大的村(社区)建立大厅式便民服务中心,在每个工作日,由村两委成员、大学生村官、驻村干部等人员轮流坐班;而在地处偏远、常住人口少、村务工作量不多的村(社区)建立办公室型便民服务中心,每天安排人员值班。此外,积极做好指导帮扶、督查考核工作,在规范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硬件设施、人员安排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培育了禹越镇三林村、乾元镇金鹅山村、新市镇梅林村等近10个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示范点,通过召开现场会、工作经验交流等形式,推广优秀建设经验,提升整体建设水平。
  二、全程全面促落实,高效能构建中心体系。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中,德清县建立了以县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主体、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为延伸的便民服务体系,构建了“服务窗口前移、工作重心下移、一站式办公”的便民服务模式。按照“能进就进”的原则,将各类与群众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民政、计生、治安、土管等事项和社会矛盾调处、社会保障服务等纳入服务范围。同时,制定《村级代办事项服务流程》、《村级咨询服务事项服务流程》等制度,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方便群众办事。
  三、因地制宜重创新,高标准优化中心服务。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结合地方特点和群众需求,不断拓宽服务内容,及时增加办理事项,因地制宜地优化服务形式,有效提升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效能。如洛舍镇是有名的木业重镇,针对村民多从事木皮生产、加工和销售这一特点,洛舍镇雁塘、张陆湾、东横等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就及时增加了林业办理事项,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又如禹越镇三林村等部分行政村为方便群众办事,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推行了“一卡通”便民服务,便民中心将工作人员的姓名、职务、电话号码、服务承诺及群众办理各种事项所需准备材料和办事流程制成《便民服务卡》,发到各村民小组,并摆放在办事服务大厅或服务室内,保证了群众办事“只跑一次路、只进一家门、只找一个人”,让群众“一卡在手,办事无忧”。(德清县作风办)

 

长兴县建立健全效能督查工作机制  

促进作风效能提速增效


  长兴县建立健全效能督查工作机制,促进作风效能提速增效,为建设“县强、民富、景美、人和”的山水园林型现代化新兴城市提供作风纪律保障。
  一是建立联合督查机制。为充分发挥部门监督功能,形成监督合力,推动县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顺利开展,县纪委、县作风办充分发挥牵头、组织、协调作用,与多部门联合开展监督检查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进展。今年以来,已与县委组织部4次联合对“两会”等重大活动开展监督检查;与县委宣传部等联合每月对我县“双百分”竞赛活动开展情况、星期一夜校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与县民政局、行政服务中心联合,分4个督查组2次对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督查,有力地推动了6月底全覆盖目标任务的完成;与大项目引进推进前期工作办公室、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七大办联合,对县中心工作进行过程监督,每月收集督查信息;2次对全县108个基层站所(办事窗口)进行监督检查,取消了1个站所的评先资格,对5个站所(办事窗口)提出了整改建议;与效能监督员联合,对县机关部门工作纪律执行情况开展暗访,对发现的违规人员进行效能问责,今年已有16名工作人员被问责。
  二是健全动态考评机制。县作风办每季度会同乡镇(街道、园区)纪委对全县80个部门(单位)“对下比服务”情况进行分类分组动态考评。全县22个乡镇(街道、园区)每季度抽取规模企业、中小企业户、家庭工业户和现代农业家庭户300家以及乡镇(街道、园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中层干部、一般工作人员、村负责人等300人,由纪委召开座谈会,听取代表对部门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并当场发票对部门服务情况进行“满意”、“不满意”无记名评议,对评议为“不满意”的注明具体原因,每个“不满意” 扣0.2分。县作风办通过派人参与考评过程或对考评代表进行回访,确保考评结果的真实性和公平性。同时对考评结果进行红、橙灯预警并全县通报,召集被红、橙灯预警的单位主要领导进行集体谈话,要求自我剖析,限期整改。今年以来,已有8个单位被红灯预警、12个单位被橙灯预警。
  三是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县纪委每两年聘用一批效能监督员,为充分发挥22位效能监督员的作用,建立了每月走访制度、每季度考评制度、每半年座谈制度。县作风办督查科每月走访22位效能监督员,面对面、一对一了解我县80个部门和22个乡镇(街道、园区)在作风效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每季度组织监督员对上述单位进行一次效能监察考评,对评议有1个“不满意”的,单位效能扣分0.2分;每半年召开一次监督员座谈会,征求各监督员对我县作风效能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县作风办充分利用56只效能监督箱、96178效能投诉热线、3000多张效能监察直报卡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对机关部门工作人员推诿扯皮、吃拿卡要、作风粗暴、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等行为的投诉,对受理的投诉及时进行督办,并将调查处理结果及时反馈投诉人。今年以来,通过投诉已有9个单位被效能扣分。(长兴县作风办)

 

安吉县推行“四个一”服务模式
  提升行政审批效率


  安吉县充分整合行政服务资源,深入挖掘审批效能,全面推行“四个一”审批服务新模式,进一步优化发展软环境。一是推行“一窗式”办证,实现四证一口办理。针对企业、群众在办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时,需奔走于工商、质监、国税、地税四个部门窗口,消耗时间较长、上下奔波不便,安吉县综合分析该四证办理流程、技术衔接及资料登记等,整合资源,推出“一窗口”办理四证的审批模式,即以工商窗口为基础,组建联合办证窗口,增加机构代码和税务登记发证功能,在企业、群众提供资料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联合办证窗口一并发放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实现进“一扇窗”办四证。该模式将四证的办理时限由原先8个工作日缩减为3个工作日,提高办证效率62.5%;今年以来,为企业、群众节约办证成本14万余元。二是推行“一表式”申报,实现审批网上流转。整合项目立项、企业设立、规划报建、施工许可等审批全过程各环节所需资料,包括前置和并联审批部门所需审批信息,制定“一表式”表单,划分成基础信息和相关资料,由乡镇代理员或业主通过网上申报系统填报,以附件形式提交相关资料。县行政服务中心综合代办窗口或牵头窗口负责对提交的表单进行初审,相关职能部门窗口则根据初审意见在规定时间内反馈预审意见。整个审批环节及流程均通过网络流转,申报材料全程信息共享,减少业主提交审批资料的次数及来回奔波,节约了审批时间。通过“一表式”减少了8项申报材料,工业项目审批时限比法定缩减9个工作日。三是推行“一线制”服务,实现门口解决疑难。完善“8+X”项目审批协调周例会制度,将周例会向一线延伸,通过审批代办员梳理汇总审批疑难问题,由县行政服务中心按问题涉及的审批窗口,组织“8+X”成员单位上门召开协调例会,集中处理,实现审批难题破解从“单线沟通”到“集中协调”。开通“审批服务直通专线”,变“等待上门”为“主动服务”,各审批重点窗口根据企业、项目需要,深入乡镇、园区、项目,提供审批政策咨询、办证指导等。同时,提前介入招商工作,第一时间为企业问诊把脉、扫除疑虑。今年以来,共实行“一线办公”400余次,为80多个项目提供了现场审批服务,现场解决审批难题84个;提前介入12个项目招商,为投资企业解除疑惑35个。四是推行“一车式”验收,实现一次办结竣工。工业项目竣工验收,涉及部门、环节较多、手续复杂,从企业提出验收申请到竣工验收备案,一般需要2个月时间,该县出台《工业项目“一车式”联合验收实施办法》,将部门各自为政、手续复杂的验收流程转变为“统一受理、联合验收”的模式,即业主提交验收材料,由发经委窗口统一受理,一次性告知建设单位验收流程和注意事项,相关验收部门窗口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资料审核,后由县行政服务中心(或发经委)牵头,带领相关部门集中上门联合验收。联合验收有效避免了业主跑多个部门、多次接待验收单位情况,同时,项目竣工验收办理时间比原先缩减了15个工作日。(安吉县作风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