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报道 | > 践行党代会精神 开创发展新局面 | > 文字头条 |
编者按:
素有“小巷总理”之称的社区居委会干部,是和老百姓贴得最近的人,因为他们每天所从事的工作千头万绪,社区千家万户的吃喝拉撒睡有问题都得过问,可以说,“小巷总理”见证着家长里短的社会缩影,触摸着品质生活最真实的脉动,当之无愧是民情民意最合适的代言人。在市第七次党代会召开之前,就让我们一起听听这来自最基层的声音,感受口口声声的期盼……
为困难家庭提供住房保障
都市家园社区居委会主任 曹 蓉
都市家园是我市第一个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 2006年10月份我作为社区居委会主任和第一批居民同时入住这个大家庭,亲身感受到社区居民生活的日益变化。
我们都市家园总共有3600多套住房,其中大多数是经济适用房, 155套廉租房, 600多套是失地农民的回迁户,还有部分城区拆迁回迁户及300多套小高层商品房,所以,都市家园相对来说是一个弱势群体较集中的小区。
对于已经享受到保障房政策的普通百姓来说,他们不仅仅是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更真切感受到我们党和国家关注民生、创建和谐民心工程的温暖。我们社区有位原人民布厂的退休职工吴娜加,她的丈夫下岗了,一直打零工,此前他们一家三口在40多平方米的公房里住了许多年,本以为靠夫妻俩每月的微薄收入,这辈子都没指望买房改善居住条件了。2006年我市推出了经济适用房,吴娜加有幸成为第一批受益者,她以低于当时市场价1000多元一平方米的优惠价购买了63平方米的新房子,节省了不少钱,也圆了自己的住房梦。
希望在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建造更多的保障性住房,并完善配套设施,学校、菜场、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应有尽有,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能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要推出更多的廉租房,覆盖面更广,而不是集中在个别社区,因为大多申请廉租房的是独居老人、低保户、因病致贫者、因残致贫者,他们大多居住在老房子或者老小区,更需要改善住房条件。
在住房保障工作中,要始终坚持“突出宜居性、实现全覆盖”的理念,着力让广大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享宜居城市建设成果。
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红丰社区党总支书记 忻伟铭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红丰社区是湖城老年人比例最高的社区,也是我市最早推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试点社区。 4501户12200多人口中,超过33%都是老年人。
积极探索社区居家养老对缓解社会养老压力,丰富社会养老途径都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除去现在已纳入南太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范围的122名老人,还有450多名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需要接受定期服务,加上离休干部,总数要达到500多名。对于这部分政府没有拨款的老年人群体,社区主要通过发放补贴性质的服务券进行低偿服务。虽然政府也有一些补助,但还是不够的,需要社区自己去筹集,资金缺乏是困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一大难题。
社区养老存在资金投入不足且来源单一、服务设施建设薄弱、专业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希望能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把用于社区养老服务的资金作为专项基金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当中。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把养老服务机构近期、中期、长期规划以及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布局规划纳入其中,并严格按照规划和建设标准组织实施。凡是规划中的新建社区都要将社区养老机构用地和养老服务场所作为必要建设项目统筹规划和建设。加强社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尽快充实社区养老工作队伍,加快培训老年医学、管理学、护理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不断满足为老服务的多种需求。
给“4050”人员更多就业岗位
友谊社区居委会主任 陆晓霞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关键。友谊社区登记失业人数161人,其中以“4050”人员居多。据我观察,这个群体年龄大、文化低、技能低,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中实现就业,即便勉强上个班,收入总是很低。而这部分人又刚巧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生活的压力很大,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一直以来,帮助“4050”人员就业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我们去年成立了“友谊社区手工坊”,由社区出面与市内各单位进行联系、协商,将单位可外发的手工活接入,再由社区通过公告、通知等方式召集社区内残疾、生活困难居民,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工作方式,为他们提供帮助。现在我们这个手工坊已有30多名居民参加,除了家庭困难的,还有不少家中有老人要照顾,不适合出外打工的居民也加入进来。比如40多岁的社区居民陆某某,早些年失业在家,由于家中两老身体不好,没办法全天外出打工。自从社区成立手工坊之后,她就经常往手工坊跑。
据我所知,手工坊目前在湖城各个社区都比较流行。手工坊的盛行为“4050”妇女在家门口提供了就业平台,满足了他们居家就业增加收入的双赢需求。但是,从运行的情况来看,手工坊并不能照顾到所有的“4050”失业人员。一方面,从业人员全部是女性,有很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工作的延续性取决于订单,并不能保障天天有活干。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希望政府能给“4050”人员更多的关爱,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开发出更多适合“4050”人员的岗位;同时,能够增加培训渠道,让他们能掌握技术,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提高他们的就业收入,从而进一步提高这个群体的生活幸福指数。
大力打造公共文化传承载体
吉山四社区党委书记 韩红霞
近年来,社区一直致力于整合社区人文资源,打造社区文化特色。社区文体广场搭建后,成为了社区里的一道文化风景线,九曲桥、养心亭、休闲长廊等,给社区居民打造了一片休闲娱乐的好天地。社区文体广场每天早晚都聚集了不少居民参加各类文体活动。为进一步规范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壮大社区文艺队伍,整合人文资源,社区进一步挖掘文艺积极分子,推出了诸如刘祖鸣、吕阿金等一批叫得响的文化“名人”牌,把闲散的群众组织起来,建队组团,成立吉山四社区艺术团,并组建了合唱队、蓓蕾歌舞队、越剧票友俱乐部、舞龙舞狮队等七支队伍,真正使老人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灵魂,也是城市文化的基石。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对于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境界,提高整个城市的创造力、竞争力和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市委、市政府能一如既往地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制定社区文化建设规划,完善社区文化建设财政投入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从政策、资金、制度上推动社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比如保障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用房、建立社区电子阅览室、排练厅等必要的活动场所。
现阶段,在社区文化生活中,老年人和孩子往往成为主要的参与者。这便对都市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地将除老人、孩子以外的社区成员,吸引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以提高都市社区文化活动的层次,丰富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使社区真正成为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同时,社区文化建设不能单纯满足于仅在本社区之内,还应该关注其它社区文化建设的动向,增强与兄弟社区的联系与交流。
进一步把教育均衡落到实处
仁皇山二社区居委会主任 邵 维
我们仁皇山二社区包括中大绿色家园、凯莱国际、金宸花园3个小区,相比那些老小区来说,我们社区的年轻人相对偏多,学龄儿童和青少年也较多,又是学区房,所以有很多居民会来社区咨询跟教育相关的问题,尤其是幼儿园。
目前,我们社区内有3之3幼儿园,附近的仁皇山庄有娃娃家幼儿园。一所是收费较贵的双语智能开发幼儿园,园内环境、硬件设施都不错,可以说相当漂亮,还有外教老师教英语,但是价格确实贵,另一所则相对收费便宜很多,环境、师资力量也不差,可以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家庭的需求。有些年份适龄入园儿童多,而幼儿园的入学人数有限,有些报名晚了就读不上了,只能去其他幼儿园就读,离家较远,家长接送不便。有些家庭条件不大好的,想读费用相对便宜的公立幼儿园就更难了,因为现在公立幼儿园实在太少了。
我希望政府今后能多关注学前教育,这些年,湖州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无论是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在全省都处于中上水平,唯独学前教育相对薄弱一些,应该增加公办幼儿园的数量,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行为,另外今年幼儿园的收费普遍涨价,有些民办幼儿园的收费甚至比大学的学费还要贵很多,当之无愧的“贵族”学校了,虽说这是满足不同经济条件、不同需求的家庭需要,但收费是否也能制定一些相应的参考标准。要把幼儿教师队伍纳入编制管理,提高工资待遇,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工作激情。
还有一点,不管是学前教育还是小学、初中、高中,师资力量要均衡,或者可实行轮岗制,这样就不会有那么多家长想让孩子往“名校”挤,造成某些学校生源太多,而有些学校却生源流失。
打造“天堂中央”幸福名片
天上天堂不曾见,人间天堂在身边。
生活在这片素有“天堂中央,湖州风光”美誉的热土上,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便会看到民生图景时时都在发生变化,比如天然气的公交车增多了,老小区变漂亮了,文化场馆更密集了……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的这五年,湖州唱响的是“民生优先”主旋律。
这五年,创业就业、百姓增收、社会保障、教育提升、全民健康、文化繁荣、环境优化、平安创建“八大工程”,让改善民生的步伐更坚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低收入群众增收”、“公民权益依法保障”等一系列行动计划,让改善民生的进程更加速;每年十个方面为民办实事项目、一系列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让改善民生的效果更显现……
这五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全覆盖,城乡居民步行15分钟左右即可看病就医;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企业社会保险全覆盖,率先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保障体系;基本解决城镇人均18平方米以下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伴随一串串民生数据,一项项实事项目,一个个民生目标,是百姓的钱包更鼓,居住更宽敞,保障更充分,环境更优美,生活更幸福。
近年来,我市公共财政支出增量的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而与一笔笔“真金白银”支出相伴的,是“6+2”城乡住房保障体系、文化走亲活动、德清校车入选全省十大民生工程;是在省统计局发布的《2009年度浙江省民生指数与民生评价报告》中,我市民生满意度名列全省第一……这正是对我市坚持“民生为重”的最好褒奖。
一直增长着的不只是城市的高度和空间,还有心底的幸福指数。过去5年里,无数百姓感受到了“幸福在敲门”的美好,民生幸福体现在他们的心坎里、口碑中。
改善民生永无止境,追逐幸福未有穷期。
过去五年所呈现的美丽姿态,定成永恒记忆;继往开来的新征程,必是更为可期。
站在市第七次党代会的门槛上,民生又一次成了众人瞩目的重头戏。怎样的幸福才能无愧“天堂中央”的美誉?百姓以城市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建言献策,奉献真知灼见,表白美好憧憬。
就让我们的期盼化成一项项细化到发展中的指标,化成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地、享受得到的实实在在的每一件事、每一组数据,激励着我们慷慨又激昂地踏上新的征程,共同见证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民生改善达到新水平。
望社区医疗提水平
南浔区栲栳湾王银宝
年纪大了,身体不是特别好。以往有些小病小痛,总会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感冒、胃疼给医生看看,配点药回家吃,没几天就好了,非常方便。可是,这两天还是决定来湖州的大医院看病。我的眼睛前段时间一直充血,当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说没什么大问题,就只配了些眼药水和眼药膏,可一个多星期还不见好,眼睛还疼得厉害。就觉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水平不行,希望也能有一些经验丰富的医生和专科医生。
愿食品安全能放心
华丰一社区 于臧波
瘦肉精、染色馒头、假薯粉、地沟油……食品安全问题现在大家越来越关注了。很多跟我们一样自己家里不开火,经常在外面吃的年轻人觉得无奈。虽说湖州的食品安全没出过大问题,但是总觉有些担心,小饭店里的油安全吗?有没有地沟油?希望有关部门能通过公开、透明的信息平台定期发布食品安全监管信息,让大家吃得安心、放心。
祝周末菜市早扩面
朝阳商住楼 陈安琪
现在的菜篮子真的不好拎,蔬菜快要猪肉价了。我经常在周末开着电瓶车赶去浙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周末车载蔬菜市场直销点买蔬菜,价格能便宜很多呢,有些比菜场便宜近一半,菜也比较新鲜,我每次去都要买好几天的菜回家。我就是希望像这样“低价菜”的销售点能多一些,我们年纪大了,开电瓶车去那么远的地方买菜也不安全,菜买得多,后面几天吃就不新鲜了,如果能多些销售点,分布广一点,我们就可以天天去,每天都能吃上又便宜又新鲜的蔬菜了。
盼严把房产质量关
湖东小区 朱秀娟
我于2009年底在吴兴区政府边上买了一套期房,今年交房了,可是跑去一看,跟宣传的不一样,绿化很差,房子漏水,有很多处空鼓,地下室排水不畅,下大雨的时候就水漫金山了。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在验收房子的时候能提高标准,督促开发商、建筑商能提高房屋质量,严格按照图纸要求施工,毕竟房子是关系到子孙的大事情,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