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报道 | > 践行党代会精神 开创发展新局面 | > 文字头条 |
市第七次党代会即将召开,站在新的起点上,卫生事业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跨越新发展,实现新目标。“十二五”期间,通过实施全民健康促进工程、公共卫生强化工程、基层卫生完善工程、卫生科技创强工程、医疗资源优化工程、中医药提升工程等“六大工程”,全面建设“卫生强市”,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全民健康促进工程:实施重点人群健康关怀项目、全民健康行动促进项目,不断完善新农合制度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全面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加快形成惠及全民、保障全面、持续提升的健康促进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到2015年,全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3岁。
公共卫生强化工程:实施精神卫生管理服务项目、卫生应急能力促进项目、公共卫生机构能力提升项目,坚持公共卫生优先发展战略,构筑有效维护公众健康的安全屏障。2012年、2015年分别完成消除麻疹和消除疟疾目标任务。
基层卫生完善工程:实施县(区)域医疗强化项目,突出县级医院龙头作用,进一步完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服务新机制,全面加强基层卫生综合服务功能,着力构建公平可及、服务有效、资源节约、群众信赖的新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15年,居民20分钟内到达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达到100%。
卫生科技创强工程:实施卫生人才培养项目、卫生科研提升项目、智慧卫生项目和基层卫生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增强卫生事业发展核心驱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医疗资源优化工程:实施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完善公立医院运行和管理机制,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积极支持民营医院规范发展,加快建立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行良好、监管有力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到2015年,每千人床位数力争达到4.6张。
中医药提升工程: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大力繁荣中医药文化,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促进中医药事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