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报道 | > 践行党代会精神 开创发展新局面 | > 文字头条 |
本月,我市投入近4000万元建设的出租汽车综合服务中心,通过了初步设计,即将进入施工的招投标阶段,预计在今年年内能够建设完成,其建成之后将是浙江省内功能最齐全的一个综合服务中心。
一个月前,首批能为乘客提供车辆动态、到站时间等信息服务的智能公交电子站牌亮相公交站台。
两个月前, 20辆液化天然气公交车投入到湖州24路和25路两条线路运营,新辟的34路公交也正式上路。
……
车轮跟着百姓需求转,市政府每年都把改善公共交通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百姓也总能时时感受公共交通日新月异的进步。 2006年,我市1065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公交”。从“村口坐车”到“门前上车”,从“雨中等车”到“站中候车”,广大农民享受到了与城市居民相近的“市民待遇”。 2009年,随着湖州中心城区至三县城际公交正式开通运行,市民又增加了住在湖州的自豪感,因为这种县际公交运行的新模式,在全省尚属首创,在全国也是领先。近年来,随着德清与杭州开通国内首条跨区域公交,湖州与苏州开通浙江省首条跨省际城市公交线路及湖州至嘉兴城际公交的开通,湖州城际公交一体化从市域走向了都市经济圈。
民生为重的出发点,传统运营方式的“变脸”,使得湖州出行模式昂首走在了全省前列。去年,我市全面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深化了公交营运体制改革。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行业监管的总体发展思路,顺利完成市区公交企业整合工作,重组形成两家公交经营主体。科学制订《湖州市市区公共交通发展综合规划》及公交站场、线网布局等子规划,出台实施《关于加快市区公共交通发展的实施意见》,制订完成6项配套政策,各县区也结合地方实际,研究出台了4项公交扶持发展政策。
动作频频的背后,是公共交通惠民服务的提档升级。去年全市共新增调整城市、城乡线路34条,购置更新老旧公交运力195辆,其中,市本级新增调整公交线路27条,加密城市公交班次8条,更新公交运力167辆,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和市政府“民生实事”工作目标。重新设计公交车辆、站场标识并投入应用,公交形象日益提升。完善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系统,完成公交到站查询系统和公共交通信息发布平台的前期开发。制订《湖州市市区出租车运力发展五年规划》并经市政府批准,我市成功列入省级出租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城市。
改善出行永无止境。从市交通部门了解到,今年公交惠民力度进一步加大,百姓出行将更趋便捷,全市有望新增调整城市、城乡公交线路29条,更新公交车190辆,其中市本级新增调整线路20条,更新公交车100辆,中心城区公交分担率不低于12%。同时,进一步采取措施,增强改善公交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性,提升公交运行速度和服务效率,提升公交管理科技化水平。此外,通过建设出租车综合服务中心,促进出租车服务质量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