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简报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深化三个年 奋力开好局  >  活动简报
“作风建设加强年”活动简报(2012年第39期)
发布时间:2012-06-25 16:25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字体:【

探索实施“新居民家庭”模式
加强外来务工青年服务管理工作
——“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典型案例(三十二)

  团市委根据“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的部署要求,以“了解一线情况,解决基层问题,结交青年朋友”为主要内容,在全市团组织中开展了“走千访万”活动。活动中,针对南浔区丁家港村外来人口较多,且青年占80%以上的情况,指导该村团组织依托党建资源,探索实施外来务工青年“新居民家庭”服务模式。
  着力分类指导,培育青年新居民家庭。针对丁家港村外来务工青年多,管理难度大等问题,打破传统模式,通过三种措施落实新居民家庭式归宿。一是根据丁家港村外来务工青年来源的省份和地区,先后建立了9个“老乡型”新居民家庭,使外来务工青年地缘相近情更近。二是在联合电梯、华盛惠业家具等用工量大、外来青年多的企业建立了13个“同企型”新居民家庭。三是根据众多外来务工青年居住相近的特点,先后依托楼道建立了5个“同住型”新居民家庭。目前,全村已有700多名外来务工青年编入了新居民家庭。
  完善多方互动,优化服务青年协调机制。探索实施“村-新居民家庭-企业”多方互动机制,实现组织互动、管理共促,发展互惠、合作共赢。一是完善内部互动,建立新居民家庭理事会,由“大家长”全面负责整个家庭的日常管理,生活员、指导员、监督员、信息员分别负责青年的谈心谈话、法规宣传、行为劝导、信息登记、互助服务等工作。二是规范村居互动,通过定期联系走访、上门服务指导等方式,协助党组织及时掌握外来务工青年的思想和行为动态,尽可能地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各类矛盾问题的复杂化和扩大化。三是加强与企互动,依托企业团组织在工作之余,主动走进外来务工青年群体,并通过协商形式与企业主进行互动,有序规范地帮助外来务工青年解决工作中、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切实增强团组织在外来务工青年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着眼个性需求,创新服务青年活动载体。着眼外来务工青年个性需求,进一步提供以新居民家庭为单位,以学习之地、维权之家、休闲之所和健康之站等为载体的服务。一是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农民信箱等资源优势,对外来务工青年开放,实时共享信息资源,今年以来,有针对性的面向外来务工青年发布招工信息5次。二是利用团组织容易与青年打成一片的特点,依托村委会矛盾调解机制,加强人文关怀,对外来务工青年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群体性矛盾纠纷及时予以调处。三是通过应时举办篮球赛、乒乓球赛等文体活动,丰富外来务工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改变其文化生活贫乏的现状,并通过优秀典型树立,营造外来务工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四是主动协调村和企业卫生室服务功能,使外来务工青年共享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资源,如该村团组织协调的免费B超服务进新居民家庭活动,让流动育龄妇女在家中得到了贴心服务。(团市委)

 

科学制定措施 加快乡旅发展
——“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典型案例(三十三)

  自“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市旅游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及湖州旅游业现状,组织各级干部深入全市旅游特色村、重点旅游企业、重点旅游项目、旅游集聚区等进行走访调研,重点就培育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制定了五项举措,切实加快乡村旅游大发展大繁荣。
  一是科学编制规划。以《湖州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湖州市乡村旅游区评定标准》(试行)为依据,结合所在县区、乡镇旅游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交通建设和生态建设等规划,编制乡村旅游示范区发展建设详细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定位、空间布局、实施计划等,统筹安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美化、旅游综合管理,为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完善度假设施。重质量、重特色、重创新,引进专业型、品牌型旅游企业投资乡村度假设施,鼓励有意向的市内外工商企业以投资、参股、收购等方式新建或改造、提升现有经营不善的农庄、“农家乐”等;引导帮助一批条件合适的“农家乐”完善设施、提升内涵、创新服务,培育成为“农家乐”向乡村民宿转型的示范户。
  三是改造基础设施。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按照乡村旅游景区化建设要求,重点在生态环境优化、山溪河流整治、道路系统建设(含停车场)、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系统改造(含旅游厕所)等方面加大投入,并在示范区先行实施绿道样板段建设,结合现有地形、景观和乡村道路、河流等,将“农家乐”、山川田园、农业园区、旅游景区、旅游服务中心的步行道、健身道、休闲道、生态道串联起来。
  四是提升服务质量。结合乡镇、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农贸市场和商业街改造建设,鼓励企业、农民投资经营,着力完善示范区包括农业采摘、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旅游购物、文化民俗、培训讲座、医疗急救、咨询投诉、导游讲解等服务设施和项目,丰富游客的度假体验,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为游客提供安全、周到、人性化的服务。
  五是强化宣传促销。以举办中国•湖州国际生态(乡村)旅游节为契机,结合自身自然资源和农产品特色,深挖文化民俗内涵,精心策划设计示范区宣传标识和口号,同时以宣传资料、户外广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手段,创新举办各具特色的节庆活动,有效开发乡村旅游市场。(市旅游局)

 

市质监局着力强化三举措
扎实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
——“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典型案例(三十四)

  自“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开展以来,市质监局以“重领导、重载体、重实效”为抓手扎实开展大走访活动,共走访了行政村4个,农户20户,企业220家,帮助解决问题80个。
  明确目标,细化服务对象。大力开展“进千村、访农家”活动,由市局主要领导带队,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到联系村进行走访调研,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大力开展“进千企、解难题”活动,重点走访包括2011年市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湖州市百亿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在内的100余家企业,为企业如何加快发展问诊把脉。大力开展“千家企业质量帮扶”活动,加快质监系统公共服务大平台“346工程”建设。同时,组建质量、计量等专家组,走访帮扶企业160多家,解决技术难题20多个。
  深入调研,了解企业难题。围绕我市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针对性地深入各类企业,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深入名牌培育企业开展调研,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摸清企业在质量管理、标准创新、品牌创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入木业、电线电缆等行业调研,摸清企业在国家产业政策、许可证制度、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特种设备使用、生产单位,了解企业在对特种设备管理方面的问题。在调研过程中对于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地梳理和分类,能当场解决的立即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协调有关部门或处室及时予以解决。
  创新举措,提升破难实效。一是送政策助帮扶。结合各级名牌申报工作以及质量强企工作的开展,于5月7日组织对全市200家名牌培育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培训,积极推动企业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二是送标准助发展。联合市农业局,在浙江大学专家指导下,组织湖州吴兴金农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制定了《无公害南方型哈密瓜栽培技术操作规程》首个市级地方标准规范,为我市引进的南方型哈密瓜统一了的种植标准。三是送技术助帮扶。挑选拥有中、高级专业技术指导小组,深入生产一线调研,针对蓄电池、转椅、木业等产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现场培训、入户指导。(市质监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