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市委召开读书会,组织我们到嘉兴、宁波、绍兴三地学习先进找差距,更重要的是回来以后谋划发展蓝图,增强发展实力。学习考察了三地克难攻坚、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深受启发,对于做好下一步工作,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德清新崛起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先进找差距是一次解放思想的过程,收获很多,体会很深。
收获在于:一是看到了差距。截至2011年底,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工业产值等经济发展的几个重要指标比较,总体上德清相当于桐乡、海宁的60%左右,相当于绍兴、慈溪的35%左右,相当于宁波鄞州的20%左右。这让我们清醒地看到,无论是经济总量、发展质量、有效投入、产业规模,还是城市建设、城乡统筹,德清与先进地区的差距都非常明显。面对日趋激烈的县域竞争,已经没有“睡觉的兔子”,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科学发展的紧迫感。二是学到了经验。嘉兴、宁波、绍兴三地县域的发展,有两个方面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一方面是,坚定科学发展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另一方面是,非常注重发展软环境的打造,特别是紧紧围绕发展目标,破难攻坚,操作到位,工作成效非常明显。三是找到了标杆。通过外出学习考察,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比学赶超的方向:近学桐乡、海宁,远学绍兴、慈溪。不仅要比,还要学,更要在学的基础上奋力追赶,缩小差距,努力实现弯道超车。
体会在于:一是要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坚持量的扩张与质的提高并举、成型与转型并重,既要不断提高发展质量,也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努力在成型中加快转型升级。二是要突出重点工作,注重统筹推进。具体工作千头万绪,必须坚持重点论,进一步突出产业培育、项目带动、城乡统筹、和谐富民等重点工作,以点带面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三是要敢于面对挑战,善于抢抓机遇。我们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嘉兴、宁波、绍兴三地也同样存在,关键在于如何去面对困难挑战,找到管用办法。面临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必须利用倒逼的机遇,发挥好自己的比较优势,走好特色发展之路,加快追赶步伐;把握好发展规律,重中之重围绕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克难攻坚抓落实,以有效破解难题来实现跨越发展。
随着思想进一步解放、思路进一步清晰,当务之急就是要把这些思想、思路和体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下一步,重点抓好三件事:
一是加大有效投入,强化产业培育。要以“三区”建设为重点,带动一二三产的统筹协调发展。一产围绕农业“两区”建设,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创建、经营主体培育、农产品品质提升和农业科技推广,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三产围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积极谋划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和地方金融体系完善,大力推动物流业发展,进一步打响“洋家乐”品牌,加快开元森泊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推进区域总部经济发展。二产围绕“工业园区”建设,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抓好大平台建设,在拓展提升现有四大平台的同时,认真谋划矿基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有效拓展发展新平台。抓好企业服务和培育,全面梳理工业发展相关政策、规划,制定出台“工业强县36条”;加大企业上市推进力度,着力打造资本市场的“德清板块”。抓好项目建设,坚定不移地实施选商引资“一号工程”,突出抓好浙商、湖商、德商回归;以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省金融创新示范县、省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区创建为抓手,着力破解土地、资金、人才要素瓶颈制约。
二是注重统筹协调,推进融合发展。围绕中心城市、中心镇、中心村“三个中心”建设,从县域总体区域功能布局着手,推进城乡一体融合发展。中心城市重点抓好现代田园城市建设,中心镇重点抓好新市小城市培育,中心村重点抓好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创建。突出公共服务“有效均等”,着重在基础设施、民生保障、文化教育、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围绕全市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县建设,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引领,全面推动城乡统筹的相关体制机制制度创新改革和政策完善。
三是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倡导“以好的结果论英雄”的用人导向,始终保持有干劲、不松懈的精神状态,切实形成实干当先、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强化“软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按照“我比人家办得快,我比人家办得好”的要求,着力打造新时期的“德清速度”,真正做到“不让一个投资者在德清受委屈”,全面优化德清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