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简报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深化三个年 奋力开好局  >  活动简报
“作风建设加强年”活动简报(2012年第54期)
发布时间:2012-08-28 12:14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字体:【

提升服务水平 优化发展环境
长兴县扎实推进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

  长兴县以打造和实施“村务阳光”、“服务普惠”工程为抓手,围绕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有机整合和衔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资源,积极推进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优化发展软环境。
  一、以质量为先,全面推动提档升级。按照“示范型、标准型、基础型”三种建设类型及标准,围绕“至2013年,全县示范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占比达到30%以上,基础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占比在10%以下”目标任务,由各乡镇(街道、园区)根据自身实际统筹推进。全县248个行政村已实现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全覆盖”,其中达到示范型的有38个,标准型165个,基础型45个,今年新申报争创示范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45个,均已基本达到示范型标准。此外,该县还连续四年每年选择1-2个乡镇现场召开推进会,以会代培训、代指导、推促进。
  二、以满意为要,全面推动服务深化。抓服务事项拓展,确定了18个部门的123项具体服务事项,并把服务内容由为民办事向政策宣传、信息传递、农技推广等方面拓展。抓服务内容统一,统筹涉农信息发布平台、“三资”管理和党务公开平台,统一确定了信息发布,代办咨询和党务、村务、“三资”公开等三大类服务内容。抓服务流程规范,将服务事项的办理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等在相关部门网站公开,方便群众查询。选择部分乡镇试点推行“网上村委会”,实现服务体系三级联网。抓台账资料统一,下发《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登记册》和《便民服务指南册》共计1000册到各中心。今年以来,全县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累计为群众办理各类服务事项达5.6万余件。
  三、以制度为本,全面推动优质管理。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在推进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中心管理精细化。围绕工作更高效,进一步完善了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和AB岗工作制等六项基本制度。围绕管理更科学,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月报告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各中心服务情况和百姓的满意度情况;制定出台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和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围绕考评更公正,出台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星级创建考评办法,由相关部门联合验收考核,考核结果全县通报,并纳入乡镇(街道、园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围绕制度创新,在部分乡镇试点推行村两委干部集中办公和代办员统一管理制度。
  四、以保障为重,全面推动规范运行。一是优人员配备,配齐配强代办员队伍,全县共有834名专(兼)职代办员,充分发挥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在村级代办工作中的骨干作用。举办村级代办员主题业务培训班,全面提高代办员的业务素质和代办能力。二是强投入保障,县、乡二级财政保障中心日常运行经费,各村立足实际,加强中心硬件设施建设。今年年初,755万元县财政补助经费及250万元乡镇配套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三是重督查推动,有效发挥效能监察指数的作用,重点督促各有关单位充分履职,形成合力,整体推进中心规范化建设;根据阶段性工作重点,通过作风简报、明查暗访等多种形式,加大对乡镇的检查指导,不断规范中心日常运转。(长兴县作风办)

 

夯实基础 提升效能
德清县“零距离”打造村级便民服务

  德清县把推进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基层民主管理重要举措,加强领导,扎实推进。截至目前,全县151个行政村和22个社区实现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全覆盖,基本达到“村民不出村,便能办成事”的建设目标。
  一、建立四项机制,加大推进力度。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纪委组织协调、民政具体实施、行政服务中心指导、其他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参与”的联动推进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纳入各乡镇年度“中国和美家园”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体系。县领导定期不定期对所联系乡镇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和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了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经费保障机制,明确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日常运行经费按照辖区户籍人口年人均20元标准核拨。在此基础上,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考核奖励资金,今年另安排了100万元作为硬件提升保障资金。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德清县农村广播电视信息化服务平台,探索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和村级便民服务的新模式。目前,已投入800万元用于软件开发、信息采集、网络改造等,逐步实现全县村民通过电视点播了解村务公开的所有内容及便民服务中心的办事信息,进一步提高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知名度”。
  二、确立三类标准,加强分类指导。在坚持“一村(社区)一中心”原则的基础上,按照实事求是原则,不搞一刀切,对照市纪委确定的示范型、标准型、基础型三类标准,因村而异,量力而行,组织分类实施,逐步推进。按照便民的要求,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要求设在村委一楼,建筑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设置一站式柜台和休息等候区,保持大厅的宽敞明亮、整洁美观。按照实用、美观、整洁的要求,统一规范了标志、标识和上墙内容。工作人员要求4名以上,由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成员兼任,或由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担任,原则上要求除村主职干部外,其他村干部进入中心实行集中办公。同时,为每名工作人员配备工作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电子显示屏等设备。此外,还安排专项资金对一些基础薄弱村的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作进一步的扶持,力求逐步达到平衡发展。
  三、实现“两个兼顾”,提升工作成效。以“一切方便群众,能进则进”为原则,把各类与群众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民政、计生、治安、社会保障服务等18大类135项服务事项纳入服务范围,并印制成册,下发到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结合地方特点和群众需求,不断拓宽服务内容,及时增设办理事项,因地制宜地优化服务形式,有效提升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效能。如洛舍镇是有名的木业重镇,针对村民多从事木皮生产、加工和销售这一特点,洛舍镇雁塘、张陆湾、东衡等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及时增加了林业代办事项,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又如县工商局开通了“工商流动办照服务车”,实行县、乡镇、村三级联动,实时运用市场准入软件现场受理申请、审核办理以及打印营业执照,村民不出村直接可以在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工商执照、验照等业务。
  四、培育一批典型,完善规范建设。为促进管理、运行的规范化,坚持把行政服务做法与农村实际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了符合农村实际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如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办件月报制、限时办结制和全程代理制等,同时制订了细化的验收标准和全县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分类考核办法,建立完善了奖惩激励机制,以确保村级便民服务中心长期、健康发展。在推进过程中,注重示范点的引领作用,明确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目标任务,力争到2013年底,示范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数量占每个乡镇村(社区)总数的60%以上。 (德清县作风办)

 

量质并举 软硬结合
安吉县村级便民服务和村务监督工作成效明显

  安吉县以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为抓手,坚持真情服务暖民心、阳光监督赢信任,推动了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加快了推进城乡统筹样板建设进程,在抓好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服务质量优化和监督效能提升。
  一、真情服务,“小中心”顺应大民意。实施“超市化”服务,统一落实涉及民生的服务职能到基层,构建了“便民服务超市”,对19个部门的121项办事项目下放到村,并把纠纷调处、农资服务、金融邮政、疾病普查等纳入服务范围。积极拓展服务外延,设置了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村级医务室等民生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涉及生产、生活等多方面服务。开展“零距离”服务,建立了村班子成员进中心值班、考勤和村民测评服务等机制,村班子成员除主职外,全部进中心上班,对群众开展“面对面”服务,做到“简单的事立即办、复杂的事代理办、特殊的事上门办”。各中心推行“一口受理、承诺办理、全程服务”,公开办理事项、内容、条件及办事指南,做到既便民又透明。倡导“特色化”服务,各村根据地域特点和群众实际需求,积极开展个性化、特色化服务,如报福镇洪家、石岭等旅游山区村,针对当地群众普遍经营农家乐的现状,提供政策咨询和代办经营审批服务;山川乡等地便民服务中心还专门设置了货物架,提供灯泡、米等日常用品的代购和送货上门服务,解决了一些孤寡老人出行不便的难题;昌硕街道开通社区求助服务中心工作平台,依托加盟的300余家服务单位,24小时全天候受理群众关于生活类、咨询类、事务类等120余项服务。
  二、阳光监督,“小纪委”凝聚大民心。把“让群众清楚,促干部清廉”作为村监委工作的根本要求,明确村监委具有“知情权、质询权、审核权、建议权”等各项权力,下设村务公开、“三资”管理、工程项目等监督小组,对重大村务决策、村务财务管理、工程项目招标施工等实施监督。按照“七个有”的要求,加强村监委管理指导,提升人员素质,配齐相关硬件设施,保障村监委的有效运行,发挥村监委的监督作用,使村监委的监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有了村监委全程监管,一方面,保证了美丽乡村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品位,节约了工程费用。如横山坞村在建设村委办公楼工程时,村监委不仅及时发现并督促施工方纠正村办公楼横梁少放钢筋和降低水泥配比的问题,而且通过对小会议室工程的工程造价重新审定,将工程资金由46万元核减到40万元,使群众的意愿得到了充分反映;另一方面,通过村监委对财务收支的逐笔审核,定期向村民公开,从源头上堵住了腐败的漏洞,维护了基层干部干净干事的良好形象。
  三、绩效支持,“小投入”获得大产出。为保障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监委的正常运行,县委、县政府持续加大保障力度,一是落实资金保障,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新建和改建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分别给予10万元和6万元的一次性补助;从2012年开始县、乡两级财政,按每人20元的标准补助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日常运行经费,按村两委主职干部80%的标准保障村监委主任基本报酬。二是强化组织保障,乡镇党委、纪委,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实行销号制和倒逼制,指导服务阵地和监督组织建设;定期召开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建立监督机制,不定期开展抽查和测评,确保工作要求和群众需求得到有效落实和解决。去年以来,该县共为群众办理各类服务107332件,基本做到了“村民不出村,便能办成事”。全县各村务监督组织共审核村级财务收支13496笔,涉及金额9100余万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0余起,群众对村级工作的信任度逐年提高。今年1-6月份,全县针对村干部的信访量比去年同期下降50%。(安吉县作风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