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报道 | > 深入推进“八大专项行动” | > 活动简报 |
●部门联动着力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市国税局提效优服务心系纳税人
●市人力社保局创阳光品牌树为民形象
部门联动着力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为切实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营造高效、便捷的出行环境,市建设局联合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以“四个结合”为抓手,治理城市交通拥堵。
一是“增减结合”,全力推进停车位建设。今年主城区新增停车位7976个(80%以上是地下车位),完成地下空间建设115.3万平方,特别是新浙北大厦地下停车场、湖州高铁车站停车场的建成使用,极大地方便了市民购物和出行。确定东街、环城北路等重点路段为第一批清理路面停车示范街,共取消影响通行的路面停车位246个。
二是“拆建结合”,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打造城市外围双环快速路,完善城市干道框架。加快道路建设工作,市本级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16条,现已完工21.18公里;加快以拆促建工作,共完成涉及治堵工作拆迁签约3657户,拆迁面积达31.4万平方;积极推动工程建设和完善交通信号控制,打通勤劳街、承天寺巷等4条断头路,改善7个拥堵点,相关区域的拥堵情况明显好转。
三是“促限结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采取增加公交车辆、优化公交线路、加快公共自行车建设、严格限制禁行车辆行驶等措施,促进城市公交事业发展。目前已新增城市公交线路4条,优化线路12条,新增天然气公交车41辆,查扣非法上路燃油助力车辆205辆。
四是“疏管结合”,改善城市交通秩序。持续开展城市道路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集中整治行动,将交通事故隐患消灭在源头;建设智能信号控制系统,对主城区六条重点整治道路,根据不同时段设置多套信号灯配时方案,基本完成了30个路口的智能化改造;建立机关民警高峰勤务机制,早晚高峰期分派警力下沉道路现场,及时劝阻交通违法行为,规范路口通行秩序。(市建设局)
市国税局提效优服务心系纳税人
市国税局深入贯彻落实“两看两比”活动精神,营造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真抓实干的工作氛围,切实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一是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截至9月底,市局、各基层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走访企业393户,全面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征询企业对国税部门规范执法、落实政策、优化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现场解答企业提出的“营改增”、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研发费用核算、软件产品享受税收优惠等涉税疑问;落实后续个性化、组团式的税收服务和指导,帮助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二是精简办税流程为纳税人减负。为减轻纳税人负担,市国税局对28类办税服务备案类事项进行梳理整合,简并为3大类,并全部转为即办事项;将“企业冠名发票印制审批”等4项流转事项转为即办事项;简化发票管理环节纳税人需提供的涉税资料。目前,从部分基层试点单位反馈看,能为纳税人节省办税时间30%左右,此项工作近期将在全市范围全面推开。
三是全面推行柔性执法工作方式。具体包括税收行政指导、行政说理、行政激励、行政合同等。目前,市国税局已建立税收行政指导工作体系,共涵盖7大类、77项内容、84个执法环节,发布税务提醒、出口预警监控分析报告等税收行政指导类信息9.57万次,有效帮助广大纳税人避免了涉税风险。在税收行政说理方面,市国税局已梳理出30个说理点,涵盖税务管理、税款征收、行政处罚3个方面共69个环节,已推广使用说理式执法文书266件,有效改善了征纳关系。(市国税局)
市人力社保局创阳光品牌树为民形象
市人力社保局以创建“阳光仲裁”品牌为契机,着力打造廉洁、务实、高效的队伍形象。
突出以公开保公正。一是仲裁职权公开。积极推行阳光政务,上墙公开工作职能、身份信息、工作流程、服务承诺等,明确办事时限和工作要求,自觉接受公众监督。二是政策信息公开。设置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开庭公告、劳动法律法规、“双爱”活动宣传资料等。三是办案过程公开。开展“仲裁开放日”活动,增进全社会对仲裁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公开案件的组庭、审理、调解、裁决等信息,可按规定随时查阅。
突出以调解促和谐。一是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全市已建立各类劳动争议调解组织4275家,积极推进以委托调解、建议调解等方式引导劳动争议就地就近化解。二是加强仲裁调解工作。将调解工作贯穿仲裁办案各个环节,做到案前能化解的不立案,庭前能和解的不审理,裁前能调解的慎裁决。三是加强调解工作合力。畅通仲裁与调解组织、法院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提高调解工作质量和成功率。密切与法律援助、工会组织、企业家联合会等部门的工作联系,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形成化解合力。
突出以服务树形象。一是开展“阳光仲裁”十项活动。围绕部门中心工作,重点推出了劳动法律法规培训、仲裁进工业园区、流动仲裁庭、“零距离”服务等十项主题服务活动。二是落实便民服务举措。明确要求工作人员在接待来访、咨询和申诉的群众时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的“三声”和对待来访要热心、听取陈述要耐心、风险告知要真心、处理问题要细心的“四心”。实施导诉服务、“午间不间断服务”、仲裁法律援助等措施,为劳动者维权提供便利。三是完善法律文书送达制度。规范、简化送达流程,能直接送达的不间接送达、能一次送达的不分次送达、能当日送达的不拖延送达。 (市人力社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