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观察团第六站走进工商吴兴分局城中工商所
上周四,由市监察局特邀监察员朱毅,市民观察员倪福成、陈琪组成的市民观察团,走进第六站工商吴兴分局城中工商所。通过看现场、听介绍、提问题,体验窗口服务效率,感受工商服务冷暖。两个半小时的近距离接触,市民观察团成员满意而归。
效率提升发照时间缩短了25天
上周四上午9点,我们来到吴兴工商分局一楼大厅,这里是城中工商所服务窗口所在地。“这里主要提供哪些服务项目?有没有什么便民措施? ”今年72岁的市民观察员倪福成一进大厅就迫不及待提问。“这里主要是面向普通市民和个私企业,法人企业的服务项目都集中在办证中心。”窗口服务人员马上站起身,向倪老先生简单介绍了服务项目,还提供了一张《窗口便民卡》。
“辖区的下岗再就业职工和待业大学生比较多,所以我们的便民措施主要向这两个人群倾斜。”城中所江德龙所长也拿起一张《窗口便民卡》介绍说,该所对下岗职工前来办理《营业执照》的,一律开辟“绿色通道”,免费提供再就业政策咨询,为他们提供“申请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一站式服务。“那比方说一个下岗职工要开个小饭店,大概要几天能拿到《营业执照》呢?”市民观察员陈琪比较细心,马上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操作问题。“5天。 ”江德龙所长介绍说,在前提条件满足的基础上,《营业执照》法定为一个月内办结登记、审批手续,但该所“零懈怠”提速服务,承诺5个工作日内办结,缩短了25天左右。同时,该所还推出了“特事特办”的提速服务,承诺“如果材料齐全、无误,且急需办理的特殊群体,当天就能办妥”。
这样的提速服务贴合民生吗,见效明显吗?“从办理量上来说提高2倍多。因为服务项目经过分流后,这里相对简单了不少,平均每天业务量只有20来笔,这样子我们就有了提速服务的基础和信心。”江德龙介绍说,今年以来,城中所已经新发展私营企业103户、个体工商户525户。
服务民生一年调解纠纷550次
“我看很多单位都用小年轻来做窗口服务,你们这里倒是不一样,有特别的考虑在里面吗? ”在即将离开服务大厅的时候,市民观察员陈琪又提出了问题。“是的,因为我们的窗口服务人员都要轮班参与巡查、执法、宣传的。许多事情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很难做出恰如其分的处置。 ”江德龙所长表示,该所现编干部20人,平均年龄超过49岁,在日常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城中工商所辖区地处市中心繁华地段,商业兴旺、居民集聚,打12345市长热线和12315投诉热线的各类纠纷投诉几乎接连不断,特别是开设在居民住宅周边的“六小行业”扰民纠纷,调解难度很大。比如前年苕溪路商住楼群体投诉楼下印刷厂严重扰民事件和新江南小区多家餐馆油烟扰民纠纷,若不是干部队伍经验丰富,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圆满解决。
去年,城中工商所共受理并调解各类纠纷投诉552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3万元。今年来又受理各类纠纷投诉79件,目前已调解成功78件。
工商部门职能之一就是市场巡查,在这方面如果工作靠前做,是不是能减少纠纷投诉呢?
比如市中心有些小区外围店面不允许开饭店,有的市民事先没打听清楚,租下店面就开始装修,结果却办不出《营业执照》。租赁双方不仅极易发生纠纷,而且会对工商部门产生误解。
城中工商所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通过“触角延伸”等服务措施,让窗口服务人员进社区宣传,委托物业和居委会向经营者发放“在租赁或装修前,先向相关部门咨询从事行业的审批条件,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为主要内容的《工商提醒书》。“目的就是让百姓少花冤枉钱。可以正常经营的,我们也会提醒油烟排放等注意事项。”
助推经济个体老板纷纷当上老总
“我听说现在工商部门推出了企业升格的服务举措,具体是怎么样的? ”市监察局特邀监察员朱毅也甩出了问题。
朱毅也是听朋友偶尔提起,目前全省在积极推动“个转企”和小微企业提升发展,许多个体工商户纷纷转型成了企业“老总”。这种举措对于经营者来说有什么好处?
江德龙所长表示,个转企,就是从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这对于民营经济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有着积极作用。“我市目前在织里镇和八里店镇都展开了试点工作,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绝大部分企业主都认为是好事,出去谈合同也更加方便了。 ”
除了大力推进“个转企”之外,城中工商所还积极推进辖区“无照转有照”工作。
因为经营者不断变更等多种原因,无照经营在每个城市都顽固地存在,而工商部门的职责就是加大巡查力度,督促无照经营者尽快申办《营业执照》。去年,该所累计督办了2500多户无照经营者申办《营业执照》,辖区无照经营率降到了历史低点。
江德龙所长表示,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是工商工作的一个重要主题,事实上,当前工商工作的重心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服务倾斜,“几年前说起工商,第一印象是执法,但现在我们的服务性工作已经占到60%以上。”
比如在辖区企业商标的培育方面,城中工商所通过大量的走访了解,为企业出谋划策解决实际困难,在辖区培养了近千数的商标企业,其中国家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8件、市著名商标22件。
热点对话思辩眼下社会热点问题
朱毅:刚才听了江德龙所长的介绍,城中工商所这些年取得了许多成绩。我结合自身见闻,向江德龙所长提几个问题。
我在南浔的时候,经常听到或者亲眼见到,有些人打着各种“免费讲座”的名义,以赠送鸡蛋、毛巾等手段,吸引老年群众前去听讲座,然后在最后几天推销自己的产品,这些产品往往是三无产品,然后卷一笔钱就跑路。关于这种案件,工商部门有没有得力的措施?
江德龙:这种案件全国各地都有,湖州也时常发生。这种案件有几个难处,一个是初期抓不到违法把柄,一个是案发后追踪很困难。
但是我们工商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我们城中所主要抓控源头工作。什么叫控源头呢?因为他要办讲座就需要场地,那我们就通过与辖区各大中型酒店等签订责任书,无论什么讲座你都必须在门口挂横幅,这样我们采集线索就会更加方便。加上其他的一些管控措施,应该说这两年里这类案件已经很少了。
朱毅:我再提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媒体上抨击的食品安全问题。对于有毒的或者是过期的药物、饮料、食品方面,工商部门是怎么做的?
江德龙:城中所接触到的一般都是食品过期案件。比如去年,我们接到关于某大型超市3包方便面过期的投诉,我们当时实施了从重处罚:一方面是对消费者以一赔十;同时让店长在媒体上公开道歉;最后我们还对其行政处罚3万元。
陈琪:这两年还有一个多发的案件,就是一些洗发店在发放了大量会员卡后,突然搞起人间蒸发。许多市民都因此蒙受了财产损失。
江德龙:是的。我记得去年有个案件,涉及到20多个人近30万元的预付款,我们所里花了很大功夫才查到那个老板,所有干部都放弃了休息天,调解了整整4个月时间才解决。市民对最终的处置结果还是很满意的。
倪福成:我也讲讲我听到的一些故事。我在长兴的亲戚告诉我,山坳坳里开了一些网吧,没有证也没有照,有关部门要来查了,它就会提前停止营业,风头过了又继续营业。这里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在里面?湖州有没有这样的事情?
江德龙:我所目前没接到这方面举报。如果查到黑网吧,我们不仅要处罚经营主,还会对电信部门处罚。因为开网吧首先要通过文化和旅游部门审核,然后由工商部门核实发照,最后才轮到电信部门开通网络服务。
[观察员体会]
朱毅(市监察局特邀监察员):今天认真听了介绍之后发现,工商部门的许多工作都是跟我们日常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所以我建议工商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要让老百姓知道工商部门在做什么,可以帮助老百姓解决哪方面的困难。同时也要积极开放渠道,倾听民情民意。
倪福成(退休市民):刚才江所长提到工商干部进社区宣传服务,我也想提个意见,就是基层干部的素质教育一定要加强。基层干部直接面对广大市民,是党的政策的贯彻和执行者,在老百姓的眼里,他个人的素质,就代表了这个系统、这个行业的整体素质。“市民观察团”招募活动仍在继续,如果你也想成为观察团的一员,请拨打96345报名。如果你对窗口单位服务有任何意见建议,也可通过在新浪微博上@湖州晚报,和我们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