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一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深入推进“八大专项行动”  >  三改一拆
吴兴区奋战“三改一拆”纪实
发布时间:2013-05-10 08:37 信息来源:湖州日报 字体:【

  湖织大道近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30个废品收购点在数日内“灰飞烟灭”,一名织里镇的收购点业主主动拆除违建近500平方米,清运垃圾30多吨……日前,在吴兴区开展的“湖织大道废品收购点专项整治行动”攻坚战, 700吨堆积在路边的废品被清除,这条存在多年的“垃圾街”退出了历史。“现在行驶在这条路上,感觉好多了,这才像个现代化城市的样子。”一名经常跑湖织大道的司机如是说。
  这是吴兴区奋战“三改一拆”行动的精彩一笔。今年以来,该区把“三改一拆”工作作为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民生福祉改善、体现干部作风转变的大事、要事、实事来抓,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地抓好“三改一拆”各项工作。
  全区上下“一线牵”——
  三年拆违30万平方米
  今年初,吴兴区成立了“三改一拆”、“四边三化”领导小组,由区主要领导任组长,并落实区政协主席、区委副书记、分管副区长3名区领导具体负责、包干推进。领导小组下设推进组,抽调发改、建设交通、执法、环保等部门集中办公。各乡镇街道也都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一把手负总责,实体化运转,做到上下联动,条块结合。“任务很重,但是大家都决心要把它完成,因为这关系到吴兴未来的发展。”该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春节上来区里各牵头部门深入一线,与乡镇、街道干部一起,逐村(社区)、逐企业、逐项目调研排摸和分析研究,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三改一拆”“1+3”实施方案,确定了3年内将完成旧厂房改造177.9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175.4万平方米、旧住宅改造56.7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27.9万平方米。“三改一拆”攻坚战在全区打响。高新区常溪村几十年的老宅群拆了,村里要建新型农民社区供村民居住;道场乡南墩村的城中村拆迁工作高效开展;织里镇新老织里人联手参与到再造美丽空间的行动中来……截至目前,该区已改造旧住宅区77户、 3955平方米,旧厂区16家、企业用地面积2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城中村896户、 27.3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984户、12.2万平方米。
  因地制宜抓推进——
  有机更新与低效必改
  作为湖州中心城区,吴兴在开展“三改一拆”的过程中,考虑到这一现实条件以及自身发展的情况,在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工作中做足结合的文章。
  在八里店镇诸墓村,数十名村民正在拆除腾出来的旧屋。该村老支书李汉明说,从去年开始,他们村成了城中村改造的重点对象,今年全村217户人家全部集中安置在西山社区,村民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今年,吴兴新排定旧住宅区改造项目8个,惠及居民8488户,涉及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2702户,涉及15个村。区建设交通局负责人介绍,在这次城中村改造中,将完全无农用地、城市重点建设区域、城市规划、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环境卫生恶劣的城中村和旧住宅区优先改建,重点完善道路、管网、缆线、公厕、停车位、绿化基础设施。此外,该区今年还计划启动建设安置社区12个,面积77万平方米,计划投入12亿元,建成后将惠及1.5万余人。
  在另一头,该区不少企业也在“三改一拆”中搭上了城市发展的“快客”。
  前不久,高新区对园区企业“晶能电子”的厂区实行收回,用地面积1.86万平方米。回收的土地现已被浙江锐格物流有限公司利用,本月已开始建设。此次举动收回并盘活了产业利用率低下的土地,为经济发展腾出空间。“我们按照‘政府主导、规划统筹、市场运作、稳步推进’的原则,对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率低下和不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用地必改,助推企业发展进入‘高效模式’。”该区有关负责人说。
  创新机制生活力——
  改不好就不撤兵
  “这个月的‘十大违建’已经出来了,原百佳汽校,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申兴润滑油厂,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请各违章建筑所在乡镇立即制定违建拆除实施方案,组织力量,限期拆除。”自“三改一拆”行动开展以来,吴兴每个月会排定10个“违建”,作为期限内的重点攻坚对象。“把拆违做成项目,实行项目领办制,形成‘人人有任务,人人吃压力,大家来比拼’的氛围。”该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区四套班子成员率先垂范,按照“三联四包”的要求,每名区领导至少联系包干1个乡镇(街道)、 1个行政村(社区)、 1家重点企业的“三改一拆”任务,同时还要牵头联系对“十大违建”、“十大改造项目”的挂牌督办。
  目前,该区共组建“三改一拆”攻坚组53个,全力攻坚重点难点项目71个。在八里店镇、东林镇,推行的“干部住夜”制度要求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带上铺盖,全部进驻“三改一拆”重点难点工作推进现场,做到“改不好、拆不掉,绝不撤兵”。
  该区还依托当地基层服务品牌——446个“局长驻点工作室”,推动区级部门精干力量下沉一线。281名科局级领导干部带班组团,带头助推,每人带领2至3名机关干部,进驻联系村(社区)和企业,督促指导、协助推进“三改一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