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一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深入推进“八大专项行动”  >  三改一拆
我市“三改一拆”和“四边三化”行动遍及城乡
发布时间:2013-05-11 09:07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字体:【

  编者按从2月下旬市委、市政府全面部署“三改一拆”和“四边三化”工作以来,以旧住宅区改造、旧厂区改造、城中村改造、违法建筑拆除和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区域洁化、绿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在湖州城乡掀起一股热潮。这些重点工作由面入点深入开展,不仅改善了城乡环境,更增强了群众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建设美丽湖州的参与度,让生态湖州更加清丽。记者 黄 君
  凌晨三四点,天刚蒙蒙亮,吴兴区织里镇最中心的富民路上,就有小型清扫工程车和保洁员在作业。
  一段时间以来,这座闻名全国的童装名镇,因为“三改一拆”和“四边三化”行动的深入推进,已悄然发生变化。
  现象:脏乱差少了,环境整洁了
  透视:从短期集中行动
  向长效维护转变
  5月9日,记者来到织里镇。纵横交错的主次干道干净整洁,整修一新的绿化带透着生机。
  周莲凤是大港路上的一位童装业主,也是一位老居民。她说:“以前街路边小垃圾堆很多,今天理了,过两天又堆上了。现在好多了,清爽不少。外面来的人也说,不像以前乱糟糟的。 ”
  “织里有近30万人,其中集聚着近20万外来务工人员,如此规模的居住人口对环境卫生来说,压力确实不小。”该镇分管副镇长汤雪东介绍说,从3月开始,该镇全面组织开展“清洁织里”环境大整治活动,深入推进“三改一拆”、“四边三化”。
  该镇机关部门、辖区企事业单位、行政村、社区工作人员及童装商会会员、“五好”镇民等1800余人参与整治,对辖区内38公里公路、10公里水路进行洁化、绿化、美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行动,织里镇区面貌明显改善。该镇环卫所副所长臧百明说,以前全镇垃圾的日处理量在240吨左右,现在已经达到380多吨,最多一天处理了430多吨。
  织里镇还计划把今年新增财力三分之一以上用于环境卫生。同时推动短期整治向长效管理转变,集中整治和日常管理结合,着力打造吴兴区环境卫生样板镇区。“织里镇的变化只是各县区、乡镇、村深入实施‘四边三化’和清理河道、清洁乡村‘双清’等工作的一个缩影。”市“四边三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环保局总工程师姚玉鑫介绍,目前全市洁化工作基本已向绿化、美化推进。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各地都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完善了一套长效维护机制,以巩固深化洁化成果。
  现象:不理解的理解了,被动的主动了
  透视:从党委政府推动
  向群众自觉转变
  在湖城环城西路上,有一家附近居民都很熟悉的水果摊,很多人不知道摊主的名字,却记得他的绰号“水果阿三”。
  曾经,原名叫张伟的“水果阿三”为了抵制征迁动过粗。但5月7日下午,他给负责该区域的中心城区“三改一拆”工作第二指导组送来了一面“秉公执法、文明拆迁”的锦旗。
  正在新店忙碌的张伟妻子道出原委:“因为环城西路要拓宽,前两天老水果摊拆了。我们是低保户,夫妻俩身体不好,靠摊子维持生计。以前不愿拆是因为店没着落,现在工作组帮我们找好了地方,我们又能重新开店了。 ”
  记者从中心城区“三改一拆”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环城西路拓宽、劳动路延伸、所前街延伸等都是中心城区“三改一拆”的重要内容。“我们将违章建筑的拆迁、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和公益性项目征迁结合起来共同推进,很多群众为了建路、建安置区,为了城市功能完善等大义舍弃了小利,主动配合拆改行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
  而在南浔区双林镇向阳村又是另一番景象:村民们自发成为村庄“美容”的主体,不仅清理自家门前的垃圾,鸡棚、鸭棚,而且将清理出来的烂泥杂草,一车车往外运。
  村党总支书记杨祥春介绍,为了持续进行清洁村庄活动,村里组建了村庄“美容师”队伍。每家出一位义务劳力,再加上村里60名私营企业主,“美容师”队伍组建很快得到响应并成立了。“不少群众一开始不积极,后来看到环境变化这么大,都参与了进来。”
  有趣的是,为了增强村民主体责任意识,村里号召大家自费购买垃圾桶。结果, 460多户群众家门口都摆起了一个12升大的绿色垃圾桶,上面还印着户主的名字。村民杨建国笑着说:“这下责任大了,要扔好垃圾,保护好垃圾桶,更要维护好环境。”
  现象:采矿封闭了,车子加盖了
  透视:从环境综合整治
  向生态共建转变
  眼下,经过长兴104国道李家巷段,不少群众会发现,以前工程车尘土飞扬的景象悄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车子遮得严严实实、轮胎冲洗得干干净净。
  在长兴开展的“四边三化”道路专项整治中,该路段逾千辆各类矿山石料运输车加盖了油布,运输前必须对轮胎等重点部位进行冲洗。
  而造成扬尘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矿山,目前也在进行着革命式的整治提升。德清县南舍上溪石矿是众多开展技改的矿山之一。该矿负责人介绍,矿山投入了850多万元,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实现了生产机组封闭作业、矿石输送带运输和开矿抑尘。
  为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保护生态环境,我市大力对各类矿山进行专项整治,不达标的矿山一律停产整改。最重要的是,矿山整治将坚决向减点控量的目标迈进。
  数据显示,一年来,我市整合关闭矿山12家,减少规模量276万吨,拆除无证无照加工机组73套。截至4月底,全市共完成“三改” 159.28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29.5%;拆除违法建筑72.98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72.98%。
  上个月,市委、市政府又对大气复合污染防治、节能减排、印染造纸制革化工“四大行业”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加速建设生态城市。“这一系列部署和行动,无论是党委、政府推动的,还是群众积极参与的,我们都可以清晰地看出湖州不仅在有效落实‘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双清’等重点工作,而且正在对环境进行着全方位提升,从可见的、不可见的环境改善向生态城市迈进。”市社科院有关专家表示,呼吸新鲜空气、喝上干净的水,生活在清丽的城乡环境中都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湖州的生态环境需要各项行动、各种工作有力推进和提升,也需要方方面面共同维持和呵护,这样我们的生态家园才能更加美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