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一拆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深入推进“八大专项行动”  >  三改一拆
改拆并进让城市更美
发布时间:2013-06-10 09:44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字体:【

  ——湖州中心城区“三改一拆”见闻


  5月20日,在吴兴区环渚街道原堂子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现场,3栋已立了5年之久的旧房,半天功夫就被全部拆除……5月30日,记者再次来到这一现场,呈现在眼前的是打桩机和挖土机繁忙作业的景象。
  日前,一场以道路改造、安置房建设、老居住区改造为主轴的拆违攻坚战在湖州中心城区吹响了号角……
  一个调一条心一股劲  
  统计数据显示,自2月25日全市“三改一拆”动员大会以来,中心城区“三改一拆”专项行动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下,在各指导组、各责任部门(单位)、所在街道的通力协作下,截至5月27日,共完成签约281户,搬迁146户,其中涉及道路改造、安置房建设、老居住区改造的完成签约197户、搬迁120户。
  中心城区的“三改一拆”工作涉及面广,为树立“一盘棋”观念,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市级各职能部门坚持“一个调、一条心、一股劲”,按照既各司其职,又积极配合的运行机制,认真落实“谁家孩子谁家抱”的要求,目前,中心城区55个部门和单位涉及的169户“三改一拆”征迁对象,均已由部门和单位领办了相关任务。
  此外,市有关部门专门抽调了31位善做群众工作的机关干部,分片区成立5个指导组,分别负责相关区域的“三改一折”工作指导;由多部门组成的执法队伍,遇到问题及时协调,开展行动紧密配合,主动服务“三改一拆”。各部门的主动作为、全力配合为中心城区的“三改一拆”工作凝聚了强大的合力。
  民生优先 打通“梗阻”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一些违法建筑严重阻碍了城市基础设施和居民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提升,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
  位于湖城环城西路200号的营业用房长期搁置在道路中央,三年来,工作人员耐心上门做工作未果,由于特殊的位置,这幢楼一方面严重影响了环城西路改造工程的进度;另一方面还阻碍了许多回迁居民及时住上新房。
  经过前期准备,市有关部门根据部署,于4月10日对承租户实施了强制搬离措施,经证据保全等公证手续后,这块阻碍环城西路改造和原三九药业地块安居房建设两大民生工程的“绊脚石”终被挪走。“这一举措,加快了征迁进度,为加快公益性项目建设争取了宝贵时间,保障了绝大多数拆迁户的利益,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中心城区“三改一拆”把涉及道路改造、安置房建设、老居住区改造作为重中之重,加大攻坚力度,打通了梗阻点,使一些停滞多年的安置房、保障房项目进入了正常的施工阶段。
  政策说透 工作做细
  “拆”是为了更好的“建”,“破”是为了更好的“立”。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中心城区“三改一拆”中,许多党员干部既坚持原则,又注重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努力使被拆迁业主心悦诚服。一些指导组领导主动“上一线、下深水”,遇到矛盾不回避,碰到困难上现场,耐心做相关人员的思想工作,推动“三改一拆”的顺利进行。
  第一指导组组长在得知湖州建工集团地块还有一些拆迁户未签约后,便于5月6日主动邀请6户业主座谈,耐心细致地向征迁户介绍了我市“三改一拆”形势和任务,解答征迁户提出的问题。通过讲政策、讲实话,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终于“叩”开了征迁户的心闸,座谈会后有三户态度开始转变,有两户主动寻找搬迁房源。(湖州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