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州资讯  >  头条信息
第二届中国湖笔笔艺大赛侧记
发布时间:2014-09-25 08:32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字体:【

浓墨饱蘸写创意——第二届中国湖笔笔艺大赛侧记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一直以来是湖州的“金名片”。 2009年7月,市政府批转《湖州市湖笔产业振兴工作方案》,推出扶持湖笔产业的五项机制(产业扶持、品牌营销、文化传承、政策保障、行业自律)。几年不懈努力,使湖笔产业面貌得到很大改观,正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精品湖笔生产基地。
  此次由市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湖笔笔艺大赛,旨在进一步振兴湖笔产业,传承湖笔制作技艺,展示湖州丰富的湖笔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增进国内外宾客对湖州市传统文化的认知度,打造湖笔文化品牌。
  大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主要有:首届“善琏湖笔杯”师生现场书法大赛、湖笔制作技艺技术创新大赛、“中国毛笔之都”十大名笔评展、第二届中国湖笔笔艺大赛颁奖仪式、中国毛笔制作技艺高峰论坛、在湖笔文化馆内举办十大名笔展、技术创新成果展和首届“善琏湖笔杯”师生获奖书法作品展、在善琏小学进行书法教育观摩课、在蒙公祠进行华夏笔工祭祖等活动。
  6月28日,首届“善琏湖笔杯”师生现场书法大赛,在南浔区善琏镇善琏中学举行。来自三县两区的30名教师、 100名学生选手,进行现场书法角逐。最终评选出教师组一等奖10人,二等奖若干人;学生组一等奖20人,二等奖40人,三等奖40人。主办者市教育局的有关负责人说,此次师生现场书法大赛,是“振兴湖笔”在教育界的延伸,是一种创新。它既展示了教师书法教学能力,也展示了我市中小学生的书法特长。
  湖笔制作技艺技术创新大赛和“中国毛笔之都”十大名笔评展活动,是第二届中国湖笔笔艺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从7月持续到8月。 7月4日,市振兴湖笔领导小组下达了《关于组织湖笔制作技艺技术创新大赛的通知》。在市湖笔协会操作下,全市湖笔企业积极响应,共上报发明专利2件、新设备4件、新工艺4件、新产品39件。 8月20日,包括湖笔制作传人邱昌民在内的9人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四新”产品进行了评审。最后,湖州善琏双喜湖笔有限公司的“毛笔锋毫的脱脂处理技术”、湖州市善琏鑫利湖笔厂的“一种毛笔及其制造方法的新技术”获得创新项目特别荣誉奖。创新项目金奖中的“新设备”获得者为湖州市善琏湖笔厂的“毛笔耐磨度检测仪”、湖州善琏双喜湖笔有限公司的“湖笔制作‘结头工艺’的环保设备及工艺创新”、湖州市善琏鑫利湖笔厂的“多功能精密切毛机的研发与利用”;“新工艺”获得者为湖州南浔善琏四德笔房的“原材料羊毛披毫笔心干做新工艺”、湖州市善琏湖笔厂的“兔毫原料制备工艺新技术”;“新产品”获得者为湖州善琏双喜湖笔有限公司的“‘兔狼毫’湖笔”、湖州千金湖笔有限公司的“吉祥葫芦笔(辟邪笔)”、湖州周公笔庄的“三羊开泰”、湖州王一品斋笔庄有限责任公司的“‘冰清玉润’湖笔”、湖州市善琏集艺斋湖笔有限公司的“西泠印社六任社长纪念笔”。另有10个创新项目获得银奖。 8月5日,市振兴湖笔领导小组下达了《关于开展“中国毛笔之都”名笔评展活动的通知》,在市湖笔协会操作下,全市湖笔企业积极响应,有23家企业参与。 8月28日,评审委员会对申报的名笔进行了评审,最后授予“湖颖颂春秋”、“湖州乐(诗)六支系列”、“特制‘元白锋’麻毛笔”、“腾飞”、“龙蛇竞走”、“蒙恬将军笔、智永千字文”、“佛法套笔”、“圆头笔”、“双管笔”、“腾龙起舞”等品名湖笔为“中国毛笔之都十大名笔”称号。
  基于深厚传统上的“创新”,是湖笔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为了凸显创新意识,集思广益, 9月24日下午,中国毛笔制作技艺高峰在湖城召开。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湖笔生产企业、市湖笔协会及国内多家毛笔生产企业的嘉宾、业主、笔工代表等参加。论坛上,围绕“中国毛笔制作技艺传承与创新”这一主题,大家对毛笔制作技艺进行了交流与研讨。其中,湖笔的传承与创新,成为论坛的一大热议话题。安徽省泾县三兔宣笔有限公司的伍森严对我市“振兴湖笔”决策十分赞赏:“湖州市的领导和业内人士在全国率先拿出了决心和气魄,为解决毛笔业的困惑始终坚持和努力。湖州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为全行业作出了典范,值得各地推崇。”湖州善琏湖笔厂的马志良认为,创新是湖笔产业振兴的必然选择。“对现代湖笔产业的创新,不应局限于工艺和材料上,应着重于首创精神,拓展湖笔文化的延伸和艺术表现,创新与经济文化相关的市场、品牌、企业文化等因素。”湖州千金湖笔有限公司杨松源对“湖笔已从使用工具转变为礼品,所以要将制作重点从笔头移向笔杆、笔盒装潢”、“创新的重点是外在质量”等观点无法认同,认为这是对当代湖笔发展的误导。他觉得,只要中国书画这一国粹艺术存在,毛笔的使用价值这一属性不会改变。从立足使用,兼顾收藏这一观点出发,他认为可从制作个性化湖笔、开拓毛笔用毛的毛源、湖笔的装潢(笔杆装潢、包装装潢)等方面入手,进行创新。从事制笔38年的善琏笔工杨新林说,应充分挖掘湖笔的文化内涵,吸收古人的书法特点和书画特色,加以改良打造出全新湖笔产品;把全国各地的制笔技术和原料配比与湖笔传统制作工艺相结合,制作出适合当代人书画特点的湖笔。(湖州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