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代表满意 让群众受益
——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纪实
“农民新村和农房集聚点建设,一定要把生活污水一并规划并落实到位”“要加强食品市场监督力度,特别是对小饭店、小饮食店更应加强检查”“抓紧启动申嘉湖高速公路西延工程建设”……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共收到代表提出的建议226件。这些建议,件件关乎改革发展,句句传递着民情民意。
一年来,这些建议的办理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了解到,目前所有建议已全部办理并答复代表。从办理的结果看,代表建议的问题解决率明显提升,法定期限内问题解决率为40.71%,同比提高3.65个百分点。代表满意率继续保持高位,满意或基本满意的占100%,其中满意的占82.74%。
部门办理过程更务实
市政府十分重视建议办理工作,提出了“健全制度规范办、多措并举务实办、强化协作合力办、紧扣时限高效办”的工作要求,强调“各承办单位要抓住时间节点,进一步自我加压,确保高质量、高水准完成建议办理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让代表满意,让广大人民群众受益”。
去年,市水利局就如何办理代表提出的加强对小河小港河底清淤的建议,专门开展了市区河道淤积情况调研,全面掌握了市本级3889公里河道淤积情况,为制定清淤轮疏方案奠定了工作基础。市水利局的做法,正是各承办单位把建议办理作为改进工作、完善决策、破解难题的重要途径,落实责任、完善机制,提高办理质量,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写照。
自去年3月份建议交办后,各承办单位认真办理,广大代表积极参与,市人大相关委室加强协调,建议办理工作有序推进。据统计,经各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所有代表建议均按期办理完毕,实现面商率、答复率两个100%。
代表积极参与尽职责
代表既是建议提出的主体,也是建议督办的主体。在去年的建议督办中,代表参与的人数更多,提出的意见更实,作用的发挥更明显。
和往年相比,去年提交人代会的代表建议呈现“三高两关注”的特点,即代表建议数量创新高,比上年增加33%;领衔代表人数创新高,共有112名代表领衔提出了议案建议,比上年增加9%;代表个人提出建议数创新高,提出3件以上建议的代表有24名,比上年增加50%。人大代表所关注的重点之一是生态文明和转型发展,相关建议有 87件、占39%;重点之二是转向民生改善,涉及道路交通、医疗养老、文化教育和食品安全的建议有80件、占36%。
代表们还积极参与建议督办和考核评议。安吉中心组第三代表小组就“关于要求抓紧启动申嘉湖高速西延工程的议案”组织代表开展督查,专门到市交通运输局听取办理工作进展情况,提出意见建议,促进项目加快进度,目前,该项目试验段已开工。
据统计, 2015年共有316人次代表参加了承办单位组织的面商会、汇报会、调研视察等活动, 70名代表应邀参与对41家市直主办单位建议办理工作的集中考核评议。
人大加强督办重实效
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把办好建议作为保障和激励代表履职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建议办理持续向重质量、重效果转变。
2015年7月,市人大召开“双岗建功”主题实践活动年中推进会,动员广大代表深入开展转型升级十大组合拳落实情况主题监督活动,拉开了探索开展代表建议专题督办的序幕。通过组织代表巡查、小组视察、接待督查等形式,监督推动有关部门认真办理落实,解决率达57.14%,其中涉及“五水共治”的代表建议解决率达66.67%,分别高于整体水平16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较好地发挥了建议办理在服务助推中心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除了探索开展专题督办外,市人大常委会注重系统谋划,创新督办方式,切实从整体增强建议督办前瞻性和主动性。同时,市人大常委会深化完善会议成员领衔督办重点件制度,常委会领导深入基层一线,实地走访调研,推动“大力发展信息经济”等6件重点建议逐项落实,为面上建议办理工作作出了示范。各专工委对10件涉及司法、金融、医改、环保等专业性较强的代表建议,开展对口督办,解决率达60%,有效地推动建议办理落到实处。(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