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质并举 又好又快
去年12月召开的市委七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市委《关于制定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赶超发展。
在“十三五”期间尤其是开局之年的2016年,如何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实现赶超发展,代表、委员们结合各自实际纷纷献计献策。
咬定加快发展不动摇
赶超发展,关系到湖州的竞争力,关系到发展后劲,关系到百姓福祉。采访中,许多代表、委员们说,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赶超发展”这个关键词。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努力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引领赶超发展,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献计出力。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301.7亿元增长到去年的2084.3亿元,年均增长9.2%,比全省快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达到70899元。”市人大代表、德清县钟管镇党委书记傅文虎说,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市有能力也有条件实现赶超发展,“结合钟管实际,我们提出了2016年的财政收入增幅要高于全市、全县的平均水平。这一年,我们就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实现赶超发展。”
“要实现赶超发展,就要牢记发展是硬道理。这些年来,我市一直聚精会神搞建设,成效显著,这也是实现赶超发展的基础所在。”市政协委员、市经信委产业处处长姚建忆说,在“十二五”期间,我市各项事业发展速度较快,工业的几项指标的增速都走在全省前列。“十三五”期间,必须坚持发展不动摇,进一步做大总量、做优质量。
看到成绩的同时,代表、委员们也都谈到了我市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比如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综合实力还不够强等。“我们面临着做大总量和提升质量的双重紧迫任务,需要我们加快赶超发展的速度。”市政协委员、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副局长陈绍华说,当然,这个赶超发展,既要有速度规模的要求,也要有质量效益的要求,所追求的是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
“我理解的赶超发展,是在快的基础上,追求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市政协委员、浙江家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坚强说,就比如,生态是湖州的一张“金名片”,像我们做企业的,就要始终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路走下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优化产业增强发展后劲
从我市经济现状来看,要赶超发展,关键在工业,着力点在工业。“2015年,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增速列全省第二位,其中工业‘3+3’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3.3%。”市政协委员、市经信委调研员朱延林说,这是我市全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成果。
朱延林委员认为,除了发展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也是实现赶超发展的一个方面。在新的一年里,要继续以“两化”深度融合为方向,以“四换三名”为抓手,加快金属新材、绿色家居、特色纺织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集结号越吹越响亮,那么,身处建设一线的乡镇要做些什么呢?傅文虎代表说,乡镇需要从“扬优势,补短板”的角度出发,找准缺点,精准发力。比如针对钟管的实际,提出了“产业兴镇,工业强镇,生态优镇”发展战略。
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只有着力培育新兴产业,才能抢占发展先机,增强发展后劲。“我在政府工作报告里看到, 2016年,作为新兴产业的健康产业增加值要增长10%,看着让人兴奋呐。”市人大代表、浙江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立江说,作为一家集生物纳米纤维及制品、保健功能纺织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接下来,企业还将继续朝着绿色发展的目标,一方面加大研发,一方面创新销售模式,努力成为行业的绿色标杆。
赶超发展对工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肩负重担,在内挖潜力的同时也渴望更多外力的扶持。市政协委员、浙江红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虞炳泉来开大会之前,做了大量的调研,他了解到,许多企业都希望得到政府部门更优化的服务。“比如,很多企业很希望生态环境部门能在企业内部培训专门的环保监管员,以便企业更好地吃透各种环保政策和精神,助推企业可持续发展。”
改革创新促进转型升级
创新是发展的持续动力,也是实现赶超发展的基点。 2015年,我市创新成果不断显现,并获批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我市众创空间发展较快,特别是科技企业孵化器迅速发展,但是目前,我市众创空间发展仍面临建设与经营模式单一、政策激励不够完善等问题。”市政协委员、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鱼病室主任刘莉说, 2015年,我市新引进领军型创业创新团队166个,这个数字振奋人心,希望我市能继续深入实施各项人才工程,加快创新创业主体培育。
眼下经济发展压力较大,对于企业来说,既是严峻考验,也是一次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机遇。市政协委员、浙江久盛地板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恩玖说,以“久盛”为例,企业在行业内率先实施了精细化管理体系,特别是在精益生产方面,在地板生产49道工序中设置8个质量制控点,投入巨资在生产环节进行机器换人等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企业升级步伐正在不断加快。
在胡立江代表看来,对于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也能促进企业实现创新驱动。“2013年3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是我国首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我们企业严格贯标,构建起了科学、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高了知识产权对企业的贡献率,这在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市人大代表、德清新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佘国兴,尝到了创新带来的甜头。去年,他投入200多万元建起了钢管连栋大棚,在这个面积达2800平方米的连栋大棚内,他把西瓜种在空中。“这样一来,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自动化程度,解决了用地紧张等问题。长在空中的西瓜还吸引了不少观光客,价格也比原来翻了一番多。”佘国兴说,建议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创新、大力推进创新,让更多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