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高层之声 | 领导干部话国防 | 聚焦大国防 | 国防广角镜 | 老兵新传 | 军人风采 | 基地巡视 | 国防法规 | 他山之石 | 国防咨询台 | 国教论坛 | 国防文苑
太平军保卫湖州之战
发布日期:2016-09-13 字号:[ ]




  清咸丰十年(1860)2月,太平军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从安徽广德分道入浙,会师安吉,攻占长兴,围攻湖州不下,回师攻打江南大营。
  清咸丰十二年(1862)1月,太平军再克杭州后,调集数万兵力加紧对湖州的围攻。时湖州地区长兴、德清、武康、安吉、孝丰等县以及南浔、乌镇、晟舍、双林、菱湖、荻港等乡镇,都已先后被太平军占领。4月,慕王谭绍光从上海方面率部来湖州督攻,太平军于5月30日攻占湖州。在籍道员地主武装头子赵景贤被太平军活捉后,押送苏州处死。太平军进城后,纪律严明,处事公道,深得民心。清王朝惶恐不安,为了镇压太平军,不惜一切手段,于清咸丰十二年(1862)1月,任命左宗棠为浙江巡抚,主持浙江军事,对勾结外国侵略者屠杀太平军“有功”的大加封赏。蒋益沣在江西、广西等地镇压太平军“有功”,清廷派蒋为浙江布政使,为左宗棠的得力帮手,加紧对太平军的围剿。
  清咸丰十四年(1864)4月,当太平军在浙江的城池相继失守后,湖州成为太平军在浙江的最后一个据点,湖州保卫战也就在太平天国革命的最后关头开始了。太平军重要将领事先曾在德清会合,研究决定分兵两路,一路由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等率领自德清经昌化,进入皖南另建根据地。一路由堵王黄文金、辅王杨辅清,佑王李远继,匡王赖文鸿,昭王黄文英等留守湖州。
  太平军在湖州附近的村镇增筑防御工事,以菱湖、东林为第一道防线;袁家汇、荻港等地为第二道防线;湖州附近思溪、双福桥、晟舍、长超山等地重点镇守。当时进犯湖州的清军,除左宗棠的湘军和洋枪队“常捷军”外,还有江苏的淮军郭松林、潘鼎新部,投降清军的蔡元吉、邓光明部也跟随进犯湖州。湖州保卫战一开始形势就十分严峻,武康、德清均先后被清军攻陷。当月中旬,清军分两路进攻湖州。(湖州晚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