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第八次党代会  >  党员风采
沈春权:长效推进“五水共治”
发布时间:2017-02-27 09:45 信息来源:湖州日报 字体:【

   

  2月25日,南浔区善琏镇港南村港南内河沿岸很是热闹,工人们正忙着河道清淤,住在附近的村民也都纷纷赶来帮忙。“港南内河全长1公里,因这里恰好处于河道的拐弯处,水流速度慢,容易囤积淤泥,加之机械设备处理起来不便,就采用人工疏淘。”市党代表、港南村书记沈春权告诉记者,村里一共8条河道,已有6条河道完成清淤。
     经过整治,港南村河道不仅水质得到很大改善,河道两边还进行绿化美化硬化,村民们都拍手称赞。在沈春权看来,港南村河道华丽转身的背后是湖州人民对“水清岸绿”近乎于倔强的坚守。“‘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一环紧扣一环,任何一环都直接影响到水环境整治实效。综合施治,形成治水长效体系,才能实现水环境可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市党代表,沈春权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说,五年来,湖州发展迅速,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较过去 5年都有很大的改善,但作为系统工程的“五水共治”仍将是接下来我市的重点工作之一。
     “区里去年大面积开展了清淤、疏浚,河道水环境明显改善。但要让‘五水共治’成为全民自觉行动,仍需常抓‘五水共治’不松懈,接下来的长效管理也要治理和维护并重。”沈春权表示,“五水共治”既要做好防,又要突出治,部门间要齐心协力,步调一致,企业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要自觉行动,共建美好家园。
     沈春权认为,在治理上,一方面要舍得投入,希望市委、市政府及相关上级部门给予更多的支持,广泛运用各种渠道加大治水资金补助。另一方面要建立长效的“五水共治”投入机制、河道定期轮疏机制,防洪排涝工程、河道保洁更要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引导群众从节约用水等身边小事做起,共同改善、维护水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