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逐梦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第八次党代会  >  五年逐梦
南浔:民生大改善社会新进步
发布时间:2017-03-04 08:51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字体:【

 

民生大改善社会新进步

真情把脉百姓期盼新律动

老百姓最期盼什么,政府就最先考虑什么。近年来,在南浔这个大家庭里,市民的腰包鼓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村里也和城区一样,宴会厅、村民公园、电影放映室、阅览室等一应俱全;看病的报销力度大了,家门口也时常有省市大医院的专家问诊;孩子受教育的环境越来越好,宏达学校等上海的教育资源也开始向南浔倾斜;原先不少人出去打工,现在不少人回村创业带富一方村民……“走到群众中间,才能更好了解他们的所知所感,制定合理的政策。”该区负责人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维护和谐稳定和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最高追求,加大投入改善民生,全力以赴促进和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过去五年,社会事业持续繁荣、民生福祉显著改善。

五年来,南浔区每年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45万元和2.64万元,年均分别增长10.1%和11.3%。

加强社会保障是保障民生的一大抓手。过去五年,该区新增城镇就业7.8563万人,建成保障性住房1万余套,治理城乡危旧房1.9237万户,完成渔民陆上安居工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实现提档全覆盖,低保、残疾人补贴实现城乡同标,区级财政累计发放救助、保障资金7.8亿元。

教育质量、医疗卫生事关民生福祉。五年来,南浔区“美丽校园”建设成效显著,完成投入14亿元,新改扩建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宏达学校等34所,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区。同时,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区人民医院新建项目进入装修阶段,菱湖人民医院新建项目启动建设,新改扩建镇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35家次,基本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既要让群众物质富裕,又要精神富有,这其中就少不了文体事业的繁荣发展。据了解,目前区全民健身中心、工人文化宫等已建成使用,成功创建省级文化强镇3个、省历史文化名镇2个,省级体育强镇实现全覆盖,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桑基鱼塘成为全市首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随着社会综合治理的不断创新,该区荣获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县(区),并蝉联平安南浔“十一连冠”,有望夺得平安金鼎。

——未来五年,将把改革发展成果变成群众写在脸上的满意度、乐在心里的获得感。

“我们将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根本追求,确保每年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形成高水平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谈及如何进一步改善民生福祉时,该区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实有效帮扶措施,增加群众收入,确保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不低于8.5%和9%。

该区将在今后五年密织社会保障网。通过全面推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建设,完善广覆盖、多层次、相衔接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增长机制。

此外,借助公共就业服务网络,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到2021年,确保新增城镇就业8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南浔的公共服务网将在今后五年中不断优化。据了解,该区通过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公共事业,不断提升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各项事业发展水平,全区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数2.6人,人均公共文体场地面积达到2.8平方米,每千名老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55张,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0岁,教育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今后五年,南浔建设一张更为强大的平安和谐网。通过深入推进法治南浔、平安南浔建设,强化公共安全监管,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夯实社会建设基层基础,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把改革发展成果变成群众写在脸上的满意度、乐在心里的获得感。(湖州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