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国家工信部印发了《关于2016年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立项的批复》,天能集团的《高性能铅蓄电池绿色设计平台建设与产业化应用项目》成为湖州市唯一一个被列入首批工信部2016年绿色制造系统集成的项目。据了解,该项目通过建立铅蓄电池产品绿色设计评价及技术开发平台,共研绿色产品评价标准,共建行业绿色设计信息库为基础,未来将为企业打造一条绿色产品示范生产线。
作为中国蓄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天能集团积极推进绿色制造与智能制造融合发展,力求通过智造水平的不断提升加速企业的绿色循环发展。记者在已经完成27亿元投资的天能循环经济产业园中看到,多条自动化流水线都处在正常运行中。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包括“年回收处理30万吨废铅酸蓄电池”及“年产2000万千伏安时动力储能用密封铅酸蓄电池”两大项目在内,这里已经打造出了全国铅蓄电池行业唯一一条集回收、冶炼、再生产于一体的闭环式绿色产业链。
该产业园目前拥有国内最先进的铅蓄电池全自动装配生产线,通过“两化融合”“机器换人”等举措,如今企业每班次装配线上的人数从原来的51人减少到7人,每15秒就生产出1只电池,人均产能提升3.7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幅提升。“依托强大的智造实力,从废旧电池回收,到破碎、分选、熔炼、精炼,再到重新组装成电池,‘天能’将每一步骤细细分开,确保资源的循环利用。”该负责人表示,目前从废旧电池中分离出的含铅物质、废塑料、废酸都可以实现循环利用,其中废旧电池金属回收率可达99%以上,塑料回收率达99%,废酸回收率达100%。
据悉,天能集团累计投入技改资金已达18.53亿元,随着生产线的全面升级,企业从废旧电池中提取的再生铅生产成本比原生铅低38%,能耗仅为原生铅的35%。相比于传统的原生铅生产方式,每生产一吨再生铅可节约标煤60%,节约水50%,减少固体废物60%,减排二氧化硫66%。
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天能集团在锂电板块将打造集电池材料、电芯、系统集成、废旧电池回收四大业务为一体的大型新能源上市企业,力争电池电芯能量密度达350wh/kg,电池循环寿命2000次以上,电池生产成本降至0.7元/wh,从而实现锂电产品性能、生产能力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