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公路服务站建设掠影
浙江省十大最美公路104国道长兴段、美丽公路示范路彭安线、精品示范路滨湖大道……一条条美丽公路已成为湖州交通的“金名片”。一条舒畅平坦的公路,会带着你去远方,而一个美丽舒适的驿站,却会吸引你留下来。
近年来,湖州公路部门以路为媒,以美为介,积极完善普通国省道服务设施,将完善公路驿站、公路观景平台等作为美丽公路的配套设施,打造美丽窗口,为百姓出行提供了舒适的行车环境,也把风景绣织在路上。一条条延展的风景线,与周围的绿水青山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演化出“美丽公路+”的万千神奇。
深耕地域特色 硬件美!
以前,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高速、国省道公路出入口,是无穷尽的堵车、喇叭、尾气,高速服务区也充斥着抱怨声……然而从104国道香樟大道一望而去,两旁青绿的香樟林向半空伸展枝叶,交错间透出斑驳的阳光,连绵数十公里。在路口的香山公路驿站,休息区有一块绿白两色组成的“WIFI”标识,过往旅客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可连接免费WIFI。桌椅旁的架子上,摆放了一叠全新的长兴旅游地图和宣传册,分别介绍了该县的著名旅游景点、美丽乡村、特色产品等基本情况。
面对太湖,看孤帆远影,碧波荡漾,凭借“1314”公路牌的明星效应,香山驿站被称为浙北地区最清新的公路驿站。“这里的竹海太美了,一路坐在车里岂不是很亏?我看这里正好有停车场,就来休息会儿,这个观景台真是美到我心里去了。”在S205省道,来自上海的杨师傅对安吉大溪公路驿站连连点赞。记者看到,建筑古色古香,徽派建筑别具一格,站内设休息室、卫生间、手机加油站等,站外施划泊车位,设置电动汽车充电桩,打造“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等公路小品,为来往游客提供休息、泊车、购物、免费开水、旅游景点介绍、公路文化宣传等基本服务。
因为地处群山环抱与青翠竹海之中,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让它具备普通驿站的服务功能,还赋予它观景、休闲等附加功能,可供游客饱览大溪旖旎风光。
公路环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区域的“窗口”,是城市面貌、发展状况、综合实力的生动体现,是城市的第一张名片。市公路管理部门负责人介绍,公路部门制定出台了《湖州市“十三五”普通公路服务站建设实施意见》,围绕“源于自然、融入自然、崇尚自然”的目标,引入“泛自然博物院”理念,践行“筑一条路,造一道景”的原则,在建设服务站的总体规划和项目选址过程中,依托公路生态资源(如安吉县的“精品观光带”、德清县的“十景十线”、长兴县的“太湖风情景观大道”),合理利用周围自然和生态环境因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更好地服务生态游憩,更好地创造社会生态效益。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48个普通国省道公路服务站,为百姓出行提供了舒适的行车环境,也把风景绣织在了路上。
升级服务功能 软件棒!
近日,南浔区李市、石淙、善琏、山塘等四座多功能农村公路驿站正式启用,成了南浔区美丽公路建设新亮点,为过往司机和行人提供一个休息的服务场所。
按照“十三五”公路发展规划和美丽公路建设的总体要求,南浔区公路管理局科学规划、多方联动,因地制宜开展公路服务站建设。四座驿站分别建设在和菱公路、墙莫公路、三新公路、青菱公路等4条县道上,驿站集电瓶车停车点及充电桩、休息室、文化墙、小卖部、卫生间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交通服务设施,具有艺术性、实用性、观赏性等特点,成为便民利民的交通惠民工程,大大提升了美丽公路的颜值。“以前很多时候,我们找不到歇脚的地方,实在太累了就干脆停在路边或在应急车道内休息,这个服务站给我解决了难题。”经常往返于南浔与杭州的货车司机许师傅说。在改建一新的318国道南浔公路服务站,记者发现,该服务站有一间房是安全知识科普室,墙面上张贴了不少安全应急知识,还设立了专门的柜台展示多种应急工具及使用方法,最特别的是医疗救援服务,湖州九八医院急救车长期驻点该服务区,其配有的专职驾驶员、医护人员及相关医疗设备,将在公路突发事件时,大大缩短医疗救助救援时间。除此之外,电动车充电桩已于10月底安装完成,该服务站未来可供电动车停车充电。“美丽公路”是一个立体概念,除了美于行,服务内涵更应突出,从建设到服务的延伸,湖州公路驿站工程正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我们的目标是:路在车上行,人在景中游。我们的公路,绝不仅仅只是为了出行,而是在出行过程中让人们感受到一路风景带来的美感和享受。 ”公路管理部门负责人表示,湖州公路服务站建设规划是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在现有公路场站(公路站、治超站等)的框架基础上,综合考虑公路交通流量、地域特点、沿线人文历史景观和场地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定位。到“十三五”末,全市拟建成普通公路服务站(点)60个以上,其中普通国省道公路服务站(点)28个以上,农村公路服务站(点)32个以上。
探索运营机制 强合作!
湖州公路部门把服务区建设作为打造“行业最美”的抓手,“最美”已经成为湖州公路人心中服务民生的一把尺子。除了把普通公路服务站建设与美丽乡村、旅游开发、“厕所革命”等工作有机结合,加强与沿线乡镇(村委)以及城建、旅游、城管等部门的合作,以新农村建设、特色农业、旅游创建等为契机,融入地域文化、公路文化等元素,形成具有主题鲜明、功能实用的服务体系。
“结合‘美丽乡村’‘四好农村路’等创建,建设了长兴田版里旅游驿站、南浔石淙公路驿站,就是融合的样本。”公路部门负责人介绍,在服务站建设的过程中,除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横向联系,公路部门还强化与公路沿线乡镇、村委会、加油站等单位的共建共创,以“边建设边探索”的理念和思路,推进运营管理的多样化。
眼下,服务站运营包括三种模式,包括自建自管模式,利用公路现有场站、资源进行拓展的公路服务站(点),日常管理工作纳入公路站(超限检查站、路政中队、收费站等)统一管理,运行经费纳入公路部门预算;共建共管模式,利用加油站、农家乐、农村公路边角地、村委会等改建、新建的公路服务站(点),日常管理主要由供地主体进行运营管理,公路部门每年给予适当补助;结合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精品示范路)等新建的,日常管理主要由公路管养责任部门负责。各站(点)的日常管理均纳入公路部门的行业监管和考核。
此外,由旅游、城管等部门出资建设的服务站(点),主要由建设方运营管理,公路部门进行业务指导服务。
下阶段,全市还将加强已建成开放站(点)的日常管理,及时做好服务设施的更新、维护工作,保证服务站(点)的社会效益。拓展服务功能,在满足停车、如厕等基本功能的同时,针对地方旅游景区、度假区、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通景公路沿线、旅游公共服务(集散)中心、旅游餐馆、桥下空间等区域,不断增加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如休闲、娱乐、购物等功能,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