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州资讯  >  社会民生
孩子,你究竟有几个兴趣班?
发布时间:2018-11-16 09:59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字体:【

  ——湖城学生参加课外培训班情况调查


  “我家儿子今年上大 班,只报了围棋和跆拳道,这在他们班算少的,我还想着给他加一门英语课。”“大家都很拼的,如果我家孩子什么都不学,肯定会落在别人后面。”……说这些话的都是给孩子报课外培训班的家长。这些培训班、兴趣班,孩子们究竟需不需要?又该怎么上呢?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70%以上学生有课外兴趣班 最多同时报6门
  围绕孩子有没有参加课外培训的话题,日前,记者随机采访了湖城30位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家长,调查结果显示,有22位学生都报有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在选择上,幼儿园、小学生以报兴趣班居多,而中学生大多报了各种课程补习班;在报班数量上,少的只有一两门,最多一名学生同时报了六门课。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伊伊,目前报的培训班有创意美术、古筝、轮滑和英语。“画画学得比较早,幼儿园中班就开始了,古筝是小学二年级开始学的,轮滑和英语是刚刚才开始学的。 ”伊伊妈妈张女士告诉记者,这些班都是女儿自己选择,之前学过跆拳道,由于女儿不喜欢就放弃了。“我们的报班数量在班上算是中等吧,有个同学报了英语、奥数、国际象棋、萨克斯和篮球,真不知道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比起幼儿园、小学生以各种兴趣班为主,中学生的课外培训班基本围绕课程展开。调查显示,除了数学和英语,报物理和化学的人较多,也有一些学生会报作文提高班。说起课外培训班,高一学生小周告诉记者,班上的学生基本都报了各类课程的提高班。“有时一个课外培训班上可以碰到五六个自己班里的同学,搞得像平时上课一样。”
  不仅是学生家长,老师也在关注着孩子们的报班情况。我市某小学一名四年级班主任告诉记者,她曾经对孩子们上课外培训班的情况做过小调查,一半以上的孩子都或多或少报了课外培训班。“除了语文、数学和英语,女孩子可能报音乐、舞蹈比较多,男生也有学乐器的,或者报机器人课程的。”
  报班理由各不同有人凭兴趣,有人要竞争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中小学生、幼儿园学生参加各类课外培训班的现象十分普遍,但至于为什么要报培训班,理由却各不相同。
  钟诚(化名)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虽然每天下午2点45分就放学了,但他每天回到家已是饭点,就是因为要上各种各样的课外班。“周二珠心算,周三围棋,周四机器人编程,周六还有英语和轮滑。”钟诚妈妈陈女士告诉记者,这些课外班不是一口气报的,而是从幼儿园开始就一路增加和调整的,其中围棋坚持最久,从中班就开始学了。“孩子们之间都在交流的,有些兴趣班是他自己提出要上的,当然像珠心算这样的课程是我们动员他的,总归还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小雅刚考上我市一所普通高中,今年读高一。“最近把书法课停了,换了数学班,书法就没时间去上了。”小雅告诉记者,中考的时候数学没考好,拉低了整体成绩,所以想通过培训来提高一下成绩。李女士的儿子今年读小学一年级,最近,她带儿子试听了一堂机器人编程课。李女士告诉记者,试听结束后就报班了,这样的课程可以培养儿子对科学的兴趣,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以还是得学。
  采访中,不少低龄学生家长表示,在选择兴趣班时会充分考虑孩子兴趣,但家长还是要起到主导作用。一位家长坦言:比如最近学校在挑选学生到市里参加大型活动上的架子鼓表演,孩子假如有这方面特长,机会自然更多一些。而中学生家长则表示,到了初中高中,课外培训班基本都是围绕课程来的,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家长为了巩固和提高孩子某一门课程,会利用长假带孩子上一些上海、杭州等地的短期培训班。
     选择培训机构离家近、口碑好是重点
     朱女士家住仁皇山庄小区,给女儿圆圆报的课外辅导班大多在仁皇山片区。“钢琴班和画画班都是在小区门口,我觉得离家近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毕竟我们上班忙,接送孩子都是家中老人的事情。”朱女士告诉记者,除了距离方面的因素,“一对一”或小班教学也是比较看中的,毕竟相比普通培训机构几十个人一起上大课,小班教学模式可能对孩子更好一些。“老师的精力跟上了,孩子才不会三心二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培训班时,都比较看中老师本身的资质。“有些培训机构的老师有从教经历,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但有的甚至没在学校里代过课,所以还真得好好挑。”张先生说,为了给上初一女儿选个中意的英语培训班,他几乎问遍了湖城各大培训机构。“规模太小的不敢去,怕耽误孩子。最好是在学生家长中有口皆碑的,我们报的班级都是朋友推荐的!”市民何先生坦言,在他看来,给孩子选择培训班,首先还是青睐市场占有量大、生源较广的专业培训机构,当然,一些从教经验丰富的老师自己出来带班,也是不错的选择,但这样的老师一般不会大规模招生,机会比较少。
  培训机构:报班不是越多越好,要充分尊重孩子意愿采访中,记者随机走访了湖城多个培训机构,对于学生要不要报培训班、报哪些班,这些培训机构均表示:会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愿。
     仁皇山片区一家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都有不少家长来咨询,他们对于机构资质、教师教学水平都比较关注,但对于机构来说,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比如是不是自愿来的,对于这门课有没有厌学情绪等。该工作人员表示,很多家长认为培训班相对来说属于小班教学,发现孩子厌学情绪的可能性较大,但实际上,能不能发现是一回事,即使发现了,我们能做的也只是联系家长,让家长和孩子沟通。
     这位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针对很多家长担心的“培训和不培训一样”的情况,他们会通过一些考核确保孩子能真正掌握知识。“比如每次上课前后都会有随堂小考,就是看看孩子对本堂课的掌握情况。”
     采访中,一位培训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家长一般来咨询的时候,都会说孩子很多门课都薄弱,需要培训一番,其实,对于孩子而言,报班并不是越多越好,还是要有所侧重,并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
     记者采访了我市某中学初中班主任王老师,在她看来,学生是否要上培训班,要上哪一门课的培训,最好是家长和老师沟通后再决定。但遗憾的是,她所带的班级里有近一半的孩子都报了各种课外培训班,但没有一个家长与任课老师沟通过。“作为任课老师,并不会对孩子该不该报班、该在哪里报班提出自己的意见,但可以针对孩子目前的学习水平或薄弱环节,给出自己的意见。”王老师也特别强调,孩子如果真的不愿意上课外辅导班,家长最好不要一味勉强,以免造成反效果。(湖州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