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伫立于德清凤栖湖水中央的德清国际会议中心及其周边,犹如一只凤凰盘旋翩跹,正欲振翅高飞,这就是联合国世界地信大会会址,总设计师吴震陵与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团队为大会精心打造的场馆。“击云破晓,凤舞九天”——会址的设计理念,也是地信产业在这里落地、开花、结果最好的诠释。从零基础到成为国内地信企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德清地信小镇的发展展现的是挥斥方遒的魄力与前瞻宏大的格局,正与设计理念相印证。“我与德清的渊源颇深。”吴震陵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称, 2003年他参与了德清行政中心的设计,就此结缘德清。十五年间,他多次参与了德清县多个项目的设计,可以说从事建筑设计以来的大半职业生涯都贡献给了这块土地,这也是他成为地信大会会址总设计师第一人选的重要原因。
听说会址已成为德清的网红打卡地,吴震陵很是开心。“其实,最初的设计理念是‘破茧成蝶,编绘蓝图’,象征着春茧破开,地信小镇能有更好的发展蓝图。”他介绍,随着设计的不断深化、与业主的深入沟通,总觉得这个理念力度不够,与呈现的建筑形态不相匹配。诗经有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他说,设计师与优秀业主的关系亦是如此,正是在不断的交流碰撞当中,逐渐产生了“击云破晓,凤舞九天”的理念,尤其是在设计图纸不断的修改过程中,大家发现会址与周边的景观越来越像凤头,会址仿若凤眼,这个理念就显得更为顺理成章。
从接到任务到确定设计方案,再到建筑竣工投用,长达7年时间。吴震陵坦言,从图纸上的设计蓝图到落地可见的德清地标,期间他和设计团队面对的压力不可谓不重。象征凤眼的德清国际会议中心由两个椭圆形的半球组成,这样的造型设计能否实现,排气、供电、空调管道如何设置才能实现光滑流线型的球面设计,承重如何实现?他们一度有过一些忧虑。“为保证屋面造型的完整性,机电设计参考借鉴了国家大剧院的设计方式。”他介绍,所有管道的出口打破常规往上走的方式,在地下室设计设备夹层,所有的设备管道往下接入设备夹层,再通过布置在周围景观绿化带中的室外管井排出……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如今他还历历在目。“因为整体空间的非常规性,消防设计也无法套用常规的消防规范。”设计团队与业主一起到杭州、湖州相关单位跑了不下七八次,最后逐一排除每个设计难点,才呈现出如今这样既符合消防规范,又体现设计意图的效果。
在德清召开盛会,作为德清的地标,必定需要德清元素的融入。“德清山清水秀,莫干山、下渚湖都是绝佳的旅游胜景,我们将山、水、云、树进行有机结合,生动呈现了有明显地域特征的灵动的山水写意。”吴震陵介绍,会议中心内部布置了植物、飞鸟,结合室内阳光撒下的光影效果,营造了“近修林竹影,远高山流水”的整体意象。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发展一个产业。在吴震陵的心里,会址建设的意义更深远。“结合决策者的规划与建筑师的愿景,这些建筑都考虑到平时使用,呈现一个面向市民、服务大众的状态。”作为会址总设计师,他衷心地邀请更多人来德清走走看看,也希望更多市民共享会址对外开放的福利。
吴震陵:浙江大学建筑系硕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三建筑设计院院长、副总建筑师。他潜心地域建筑创作,致力人文空间研究,近年主持设计的代表项目有:德清县行政中心、宁海图书馆、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新校区、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顺昌博物馆等,曾获全国及省部级等设计大奖十余项。
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今天盛大开幕,世界的目光聚焦德清。大会由联合国主办,自然资源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承办,是联合国迄今主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地理信息大会。
从空中鸟瞰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主会馆——德清国际会议中心,一东一西两个通体银色的建筑组成一个椭圆形,漂浮在凤栖湖中央,覆以其上的立体金属屋顶,恰似腾空而起的飞凤,寓意“击云破晓,凤舞九天”。当地信大会和德清相遇,意味着光荣与使命交汇同行。
德清国际会议中心建筑恢宏大气,尽显大国风度。从2015年4月8日开工建设,到2018年9月19日启用,近5000名建设者肩负使命、忘我拼搏、昼夜奋战,终于构筑起一个世界级地标建筑。
地信大会是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之后浙江的又一次全球亮相。让我们通过影像记录,揭秘会址“凤凰涅槃”的过程,领略主会场造型之美、细节之精、寓意之丰,感受其简约大气、礼悦宾朋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