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提醒:70%至80%的含绒量就能满足需求
“最近天气冷起来,我网购了一件羽绒服,到家一看充绒量是70%,这符合羽绒服的含绒量标准吗?”昨天,市民杨女士致电党报热线咨询。“充绒量即羽绒服装中填装羽绒的克数,这也是羽绒服装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之一。一般来说, 70%至80%的含绒量就能满足群众需求了。”市质量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说,虽然含绒量越高的同类羽绒服,保暖效果越好,但消费者不必盲目攀高,并不是充绒越多,羽绒服就越保暖。因为随着填充密度的增大,通过填充料传导而损失的热量也增多。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市面上一些轻型羽绒服,保暖效果也很好的原因。
渐入秋冬,羽绒产品进入产销旺季。针对群众对于羽绒产品质量的投诉,市质量监管部门对我市羽绒服生产企业进行检查。检查中发现,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存在以假充真的可能,采用“手感绒”充当羽绒来生产羽绒产品。
“所谓‘手感绒’是只含有绒丝、羽丝或陆禽毛为主,不含有或少量含有绒子的羽绒。”市质检院有关人员说,羽绒服的填充物主要包括含绒量、充绒量和绒子。“手感绒”中缺少绒子含量,其蓬松度和保暖性明显降低,羽丝和陆禽毛含量高造成钻绒,洗涤后会形成成团的羽绒,无法变蓬松。若不良商家参杂鸡毛粉碎的飞丝,还有可能产生异味和病菌,潜藏致病危险。
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羽绒产品企业34家,抽检产品13个批次,发现产品名称与执行标准不匹配、产品名称与成分含量不匹配等情况,暂未发现安全性指标问题不合格情况。“消费者在选购时可将羽绒服挤压一下,如果回弹性差,则说明羽绒的含绒量低,或掺有一定量的毛片或粉碎毛。”市质检院有关人员提醒,其实提高羽绒填充物的蓬松度才是提高保暖性的关键,蓬松度越高,羽绒所包含的隔热空气就越多,因此隔热性能就越好。同时,羽绒服如果洗涤不当,也会使衣服失去原有的蓬松感,严重的甚至导致无法继续穿着。因此,羽绒服最好手洗,晾晒时一定要将衣服抖散、拉平,衣服晾干后再轻轻敲打,使羽绒服蓬松恢复原来的状态。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我市将继续开展羽绒产品质量风险监测工作,对电商平台和童装批发市场上“超低价”“低价”羽绒服开展监督抽查工作,会同技术机构对辖区内涉及羽绒生产、销售的企业开展培训工作,对违反安全标准规定、掺假的行为从严查处。(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