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消保委日前发布了网络购物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双十一”网络购物要理性选择,根据自身需要购买;要货比三家,多留意备购商品信息;要选择讲诚信、信誉高的商家,谨防受骗;要注意保留消费凭证,以便维权;要先验货再签收;要依法主动维权。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即将到来,这是各大电商竞争的“战场”,也是消费者拼抢优惠商品的“疯狂节日”。
“我购物车里的一双女鞋,原价是999元,现在预售价打七折,预售要先付100元订金, 11月11日当天结清尾款。”市民张女士这两天很纠结,尽管她注意到商家打出了“全年最低价”的广告,但却迟迟没有下手。
“去年11月11日,我买了一款女士羊绒大衣,经过打折还有红包抵扣活动,最后付了1158元,岂料穿到单位后和同事撞衫了,一问才知道,同事10月份在同一家网店买的,当时价格是1028元。”因为有了被忽悠的经历,张女士现在对“‘双十一’商品最便宜”的说法打上了问号,遇到心动的商品也不敢轻易下手,就怕被无诚信的商家“套路”了。
根据以往的数据显示,每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过后,消费者投诉均呈现成倍增长态势。于是,今年比消费者集中网购更领先一步的,是我市市场监管部门早在一个月前就部署开展的网络安全监管工作,以此规范“双十一”“双十二”期间网络交易秩序。
“我们已开展网络巡查110余次,监测网站346个、网店222个,责令改正1家,删除违法商品信息9条。”从南浔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他们结合辖区消费者投诉热点、相关产品属性筛选出一批重点产品类企业网站,包括木地板类、家具类、五金类、医疗器械等,对以上重点产品类企业网站实行实时监测、重点监管,重点打击将“驰名商标”“过期”荣誉称号、“虚假荣誉称号”用于网络宣传等违法行为。目前,已抓取10多条负面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已对4个网络经营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
吴兴区市场监管局对91家网店(网站)进行重点监测,涉及童装、床上用品、铝合金、电线电缆、木板等多个行业的商品;安吉县市场监管局已监测452家网络经营主体,处理消费投诉20件,责令改正不规范网页16家,删除违法信息3家,责令3家网店即时亮标亮照……目前,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已纷纷行动起来,通过实施专项监测,努力发现一批网络交易突出问题,落地一批网络违法线索,查办一批网络违法案件,以此强化平台主体责任落实,规范网络经营行为,化解网络交易风险。“对于网购这件事来说,按下购物车里的‘结算’键只是第一步,随之而来的先提价后打折、价格不透明、促销产品玩消失、假冒伪劣、刷单欺诈等问题,已成为消费者吐槽的焦点。”从市消保委了解到,针对“双十一”火热的购物氛围,他们日前发布了网络购物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双十一”网络购物要理性选择,根据自身需要购买;要货比三家,多留意备购商品信息;要选择讲诚信、信誉高的商家,谨防受骗;要注意保留消费凭证,以便维权;要先验货再签收;要依法主动维权。(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