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新高地” 展示“新乡村”
德清县莫干山镇以返乡创业促乡村振兴
德清县发改委办公室 姚新华
近年来,德清县莫干山镇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返乡创业支持体系,推动外出劳动力回乡发展、创新创业。近两年,该镇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000多个,带动青年返乡创业3000余人。 2017年,该镇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30100元,高于全市全县平均水平,走出了一条将生态红利不断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群众福利的乡村振兴之路。
厚植生态底色,全力打造返乡创业的优良环境
一是政策引领。德清县于2005年开始在全省率先实施生态补偿机制,补助资金由2005年的500万元提升到2016年的5000万元,至今累计投入1.2亿元资金。生态补偿资金主要用于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和管护、以日常生活垃圾处理为主的环境保护投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通过建立长期稳定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二是强化整治。该镇将大花园建设与“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散乱污”企业整治、垃圾分类等工作有机结合,设立河长94个、库长91个、路长112个和农村建房网格长117个,对全镇实行精细化、网格化管理;协调推进全域环境治理工程,关停了100家涉水排污企业和108家畜禽养殖场,对256家民宿安装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全面实现达标排放。
三是注重提升。突出“一村一特色、一路一景观”,结合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体系规划》,打造了点、线、面结合的全域美丽。在点上,精雕细琢每一个“精品村”;在线上,建成西部环莫干山异国风情景观线,把散落在全镇的景区与“精品村”连接起来,把“盆景”串成美丽“风景”,形成面上美丽。
深化改革创新,持续强化返乡创业的要素支撑
一是补齐要素短板。全国首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在该镇诞生,实现农地入市土地38.13亩,其中1131万元分配给村集体经济组织; 8个项目入选省级坡地村镇试点项目,获得土地指标426亩;全国首个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权证在该镇发放,目前全镇共有66户村民宅基地入股或开办企业,盘活土地超8000平方米。
二是实施人才新政。实施《百名美丽农业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对被列入培养的现代农业领军人才,每年由财政专门安排资金,用于课题研究等。出台《莫干山人才计划》,对青年返乡创业从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
三是提升服务能力。创新设立全国首家民宿学院、红领学院,组建以上海交大博士生导师徐家良教授为团长的师资培训团队,每月开设系列专业培训课程。累计培训民宿经营管理、文化创意设计等方面精英人才700多名。
突出绿色主题,切实强化返乡创业的产业支撑
一是美丽乡村+新业态。“美丽乡村+民宿”,利用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民宿,目前总量已有近700家,成为带动群众快速致富的重要支柱。“美丽乡村+文创”,目前莫干山区域已有大乐之野工作室、晓辉工作室等10多个创客基地, 2017年实现经济效益超6000万元,莫干山文化创意街区成为省级文化创意街区。
二是美丽乡村+新产业。大力发展健康养生产业,引进瑞士高端养生项目“瑞士谷”,积极发展高端体育产业,大力开发户外探险、滑翔飞行、马术等新型体验式体育项目,推动健身、休闲、运动、康复与旅游相结合,山浩户外运动基地和DISCOVERY探索极限基地等项目先后落户,2017年实现体育产业增加值8700万元、占该镇GDP比重达15%。(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