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部门回应:扫码可获取信息,便于出租房管理
“这门牌号上怎么还印上二维码了,真是与时俱进啊。”近日,家住吴兴区高新园区戴山村的村民许先生致电党报热线反映,年初以来,村里一些人家的门口安上了新的“门牌号”,走近看发现跟自己家的不一样,上面写着“出租房备案牌”,左下角还有个二维码,但是拿手机刷这个二维码,却什么也刷不出来,不知道这个“门牌”和二维码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希望热线记者能帮忙答疑解惑。
记者上周来到吴兴区高新园区戴山村实地走访,发现部分民房的门口确实安上了新的“门牌”,与许先生描述的基本一致。采访中,记者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村户都安有带着二维码的“门牌”,大部分村户还是沿用老的门牌号。“听说只有家里有出租房的人家才会安装新的‘门牌’。”一位路过的村民对记者说。新“门牌”的右下角写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高新园区派出所监制”,于是,记者与高新园区派出所取得了联系。
高新园区派出所所长甘世宏告诉记者,带有二维码的“门牌”是他们挂的,这是自去年11月起,高新园区开展消防安全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中的一项创新举措,只针对居住出租房和加工场所。“我们的民警和协警在巡逻时,通过扫描‘门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得到该户出租情况、流动人口居住情况、房东联系方式等,方便管理。”甘世宏表示,不止戴山村,高新园区内所有已经整改完毕并通过验收的出租房和加工场所都挂上了这种新“门牌”,目前已挂牌2000余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吴兴区高新园区临近童装产业基地,区域性产业体量大,但消防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大港村、郑港村、后林村等村与仅一路之隔,相当数量的童装制作及附属加工产业转移至高新区,消防安全隐患日趋加剧。因此,去年11月起,由公安、环保、教育、人社、执法局等部门抽调工作人员成立消防安全综合整治组,对高新园区辖区内的出租房和童装加工场所开展整治,并探索实行了“旅店式”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了顺利通过整治组的验收、得到这块新‘门牌’,我可是对自己的出租房进行了‘大手术’呢。”位于戴山村公园路1号的房主张先生对记者说,今年年初,他投入资金安装了防火门、防火墙、灭火器、烟感报警器等设备。不过,张先生表示这些钱并没有白花,毕竟自己出租房的消防安全有了保障。(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