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羊是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是湖州地方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通过湖羊三年振兴行动,至2017年底,全市湖羊存栏32.4万头,占全省总存栏的30%,湖羊种羊年供种能力达3.8万头,占全省供种量的60%。存栏500头以上湖羊规模比重达48.7%,比2012年底增长32个百分点,湖羊产值4.8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41个百分点。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做精做强做实特色优势产业,我市全面提升湖羊繁育良种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产业现代化水平,致力将湖羊产业链打造成为全省畜牧业特色产业链条。
一、基本情况
湖羊产业目前已从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基本建立起育种、饲养、屠宰、加工、餐饮及休闲观光的全产业链雏形,逐步形成了产销融合、旅游观光的湖羊产业新业态。
一是保种供种能力强劲。立足湖州湖羊种质资源优势,全市已建立吴兴东林、吴兴八里店、南浔练市、长兴吕山等4个湖羊保护区,吴兴区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仅有2个国家级湖羊保护区之一。目前已培育种羊场19家,形成了年产3.8万只的繁育种群规模,供种能力占全省60%,种羊销售全国各地。2012年与新疆阿克苏地区签订了《湖羊产业发展技术合作协议书》,至目前已累计输疆湖羊种羊4.5万头。二是规模养殖水平大幅提升。全市形成了以南浔区的练市镇、南浔镇,吴兴区的八里店镇、东林镇,德清县的新市镇,长兴县的吕山乡为主的湖羊聚集区,养殖量约占全市湖羊养殖的60%以上。通过修订《湖州湖羊饲养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指导全市湖羊养殖场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已累计创建标准化湖羊养殖示范场国家级10家、省级4家、市级14家。全市存栏1000头以上湖羊场55家,其中存栏100头以上湖羊场346家,规模化比重61.77%;存栏500头以上100家,规模化比重48.7%;规模化比重较2012年提升30多个百分点。全市拥有湖羊专业合作社20家,联结带动养殖户2600家。三是屠宰加工基础夯实。我市长兴县通过招商引资,总投资850万美元建设集湖羊屠宰、分割、冷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湖羊精深加工产业化项目,分湖羊屠宰加工、熟食制品加工、湖羊食品研发三期建设,目前屠宰加工已上线,年可屠宰湖羊10万头。另外,我市吴兴、南浔、德清各有1家湖羊集中屠宰厂,其中南浔区练市新华湖羊交易市场的湖羊肉80%进入上海市场。全市拥有与湖羊产业关联的制革、手套、皮草加工等企业近100家,一定规模的红烧羊肉加工点30个。四是牧旅融合缤纷呈现。为加快推动传统牧业向美丽牧业再向美丽经济发展,长兴吕山乡2016年动工建设浙江省湖羊特色农业强镇,投资1.06亿元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养生农业,目前已建成5500亩吕笋基地,配套建立千头规模湖羊场4家、湖羊美食文化一条街以及荷博园、怡禾园等休闲观光园等。南浔练市镇也将积极争创湖羊特色农业强镇。除此之外,石淙喜洋洋等一批规模羊场热忱发展种养循环、牧旅融合的绿色牧业初现端倪。五是品牌文化百花齐放。为保护并做强地方特色产业,积极申报并获得了“湖州湖羊”农产品地理标志,鼓励湖羊系列产品的品牌创建。长兴县“马头湖”合作社及商标、南浔区“练市”湖羊红烧肉整体商标、德清新市“张一品”羊肉品牌等在业内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同时,通过长兴七届、南浔五届“湖羊文化节”的举办,将民俗文化活动与湖羊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借助“文化搭台”,实现“产业唱戏”。湖羊主产地南浔练市镇被省畜牧产业协会授予“湖羊文化名镇”,长兴吕山乡被省畜牧产业协会授予“浙江省湖羊之乡”。
二、存在的问题
(一)畜牧用地紧缺,发展空间局限。根据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农业厅《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发展的通知》(浙土资发[2015]9号)规定,畜牧生产设施用地按照农用地管理。但在基层往往遇到畜牧用地无指标的情况,新(扩)建规模羊场用地及配套循环休闲用地审批过程中存在审批难、协调繁、推进慢的现象,甚至出现审批流程已走完但仍无法用地的现象,该情况严重制约养殖规模化提升和龙头企业培育,成为湖羊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产业融合松散,发展实力不强。目前我市湖羊良种培育、规模饲养、屠宰加工、餐饮旅游各产业链条环节都在努力推进,年10万只屠宰能力的湖羊屠宰加工企业也已投入运行,但一二三产主体仍以单打独斗为主,抱团联合意识不强,湖羊品牌五花八门,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基石不稳。
(三)技术人才紧缺,发展后劲不足。近年来随着工商资本投资养羊助推湖羊产业迅猛发展,一部分羊老板更像是“生意人”,而不是真正的“养羊人”。存在重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申办,轻视种羊保种选育核心工作的情况。规模湖羊场普遍缺乏育种专业技术人员,也存在招人难、留人更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湖羊规模化标准化饲养水平加快,但智能化科技养殖水平低下,离高水平高效益科学养羊还有一定距离。
(四)风险管理滞后,发展保障乏力。在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下,市场流通频繁,我市规模化湖羊屠宰加工逐个涌现。在给产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增大了外来疫情隐患。再者湖羊养殖风险加大,一是湖羊市场价格波动加剧,2013年湖羊种羊价格最高价为35元/公斤,而2016年种羊价格仅卖至13元/公斤,又比如2017上半年价格低谷期,大多羊场纷纷出售存栏不足,下半年羊价上涨出现了没羊卖的尴尬局面;二是自然灾害风险加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2018年初的冰冻雨雪天气给湖羊产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三、下一步打算
打好湖羊产业振兴行动升级拳,启动湖羊产业兴旺发展行动,具体采取以下三大措施:一是坚持政策规划引领,明确兴旺发展目标。在出台了《湖州湖羊产业兴旺发展行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对湖羊保护开发和产业发展每年从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予以支持,引导全市围绕湖羊全产业链建设,打造“一区一品两地三中心”,即1个全国湖羊保种区,1个“湖州湖羊”区域品牌,2地分别是全国湖羊标准化养殖基地和湖羊牧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以及3个标准化湖羊屠宰加工中心,将湖羊产业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样板地。二是突出产业建设重点,狠抓兴旺发展任务。围绕“一区一品两地三中心”的目标,具体计划甄选一批湖羊保种基因库、累计培育湖羊种羊场21家、创建湖羊美丽牧场30家、培育标准化湖羊屠宰加工中心3个、资源化利用绿色循环体5家和大力建设湖羊特色小镇、获取“湖州湖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立“湖州湖羊”公众平台、支持投建湖羊博览馆以及举办湖羊文化节、湖羊论坛等主要建设任务,并积极发挥湖羊研究所和湖州湖羊协会的作用,做精做强湖羊产业。三是强化质量安全保障,稳推兴旺发展进度。将湖羊兴旺发展行动任务清单层层分解落实至县(区)、镇(乡、街道)、村、点,通过每半汇总进度、月度督查考评、年终综合考核的形式,掌握工作动态,跟踪推进实施进度。同时,加强湖羊产业监管,确保湖羊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100%,规范湖羊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加强湖羊种羊生产经营许可与跨省调运监管,推进湖羊生产、防疫、检疫、流通全程信息化监管,确保湖羊生产安全。继续深化开展湖羊政策性保险,切实加大保险覆盖比率,规避湖羊生产风险,保障湖羊产业兴旺行动持续推进。(湖州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