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州资讯  >  县区信息  >  吴兴区
吴兴群众家门口乐享“文化红利”
发布时间:2018-04-02 08:56 信息来源:湖州日报 字体:【

推进阵地建设 培育特色品牌 强化精品创作
吴兴群众家门口乐享“文化红利”

 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和农村文化礼堂里,丝竹声声;城乡健身广场上,舞步翩翩;农村数字影院内,能看大片……近年来,吴兴区着力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不断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城乡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更多“文化红利”。
    推进阵地建设,文化设施全面覆盖。近年来,该区加快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化、标准化、均等化,基层文化阵地逐步健全。截至目前, 19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全部完成改造提升并实现免费开放, 213个行政村(社区)实现文化活动室全覆盖,建成文化礼堂79座、农村数字影院12个,已初步建成跳有广场、看有影厅、演有舞台、唱有设备、讲有故事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设施建起来后,要经常开展活动才能聚拢人气,我们通过每年开展‘吴兴之星’系列活动、纵深推进‘音艺梦想’等全民艺术普及项目和组织举办农村文化节、社区文化节等举措,推动形成人人参与文化建设,人人共享幸福生活的文化氛围。”区文体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区还积极开展文化下乡行动,每年送电影下乡2700场次、送书下乡2万余册。
    培育特色品牌,文化团队活跃城乡。一些地方的文化场馆少人问津甚至逐渐荒废,关键原因在于忽略了调动百姓的参与积极性。吴兴区的做法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更注重引导普通百姓积极参与,坚持以文化主题的形式打造“吴兴之星”“车间好声音”“音艺梦想”等文化活动品牌,以品牌的影响力带动基层文化大发展,使其成为对外展示农民精神生活的“窗口”、对内凝聚民心的“磁场”。
    近年来,该区以“吴兴之星”和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工程为抓手,加强“一镇一品、一村一韵”的特色文化建设,形成了一批如吴兴之星越剧团、吴兴稻穗龙等品牌文体团队。目前,全区已有700余支特色文化团队。为加强新居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新居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该区创新搭建新居民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车间好声音”,“车间好声音——公共文化助推社会管理创新平台建设”获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为促进全民艺术普及的多元化发展,培育创建了“音艺梦想”高雅艺术教学示范基地20个,全年培训1200课时,并连续4年举办“音艺梦想”新春音乐会。

强化精品创作,文化作品硕果累累。近年来,该区通过建立并完善区艺术专家人才、文艺团队、文化志愿者资源库和召开文艺专家创作座谈会,发挥专家团队在文艺创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与特色小镇建设、‘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相结合,创作舞蹈、小戏(或)小品、歌曲等多种作品,向群众宣讲党委、政府的相关政策,传递社会正能量。”区文体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区还多渠道、多形式积极开展优秀原创文艺作品创作,向全社会征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反映吴兴特色的现实题材作品,得到了全国词曲、小品小戏剧本创作者的热烈响应。为推动和加强全区美术创作和研究,该区又开展了“吴兴十景”优秀摄影作品大赛,发挥全区美术专业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用艺术培育“吴兴风格”,彰显“吴兴气派”。
    2014年以来,全区舞蹈、音乐、戏曲作品在省市及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得金奖41个、银奖63个,其中舞蹈《高于生命》获得全国“舞动中国”排舞联赛总决赛金奖、“湖州三跳”《英台担水》获得第9届全国曲艺牡丹奖作品入围奖、舞蹈《金龙银凤》获省群众舞蹈大赛金奖、作品《芝麻大的一点事》获省“中国梦·故乡情”小说评选兰花银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