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走进杨家埠街道塘口集镇,一幅崭新的画卷徐徐打开:路边店面统一改造,家家门前换新颜;教育医疗设施升级,新蕾幼儿园与医养护中心投入使用;一批品牌景观开张在即,荷花池公园和郎部公墓纪念馆分别传递荷花与红色文化。
新颜背后,是旧貌黯然退场。从去年10月至今,塘口集镇共拆除违章建筑2.7万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的90%。其中,塘口路的违章建筑已经全部拆除,房屋背后的“肿瘤”全部被摘除。
据悉, 2.7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都是沿街店面的辅房。所谓辅房,就是在主房后面违章搭建的房屋,店主往往用来做卫生间或者厨房,久而久之成为生活场所的一部分。塘口集镇违章建筑涉及住户152多户,拆除的难度不言而喻。
去年以来,杨家埠街道组织开展百日环境综合整治、线乱拉整治行动、志愿者服务行动等专项行动,上下联动,合力推进,集镇的环境面貌和道路交通秩序明显得到改善。特别是集镇历史遗留违建拆除专项行动成效明显,影响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集镇152户近3万平方米违建正在有序清除,目前已完成全年任务的90%。去年以来,共出动人员近1.2万人次,已增设垃圾桶200个,累计清除垃圾11吨,治理“道乱占”行为1100余起,治理车乱开行为2000余起。“我们先用了3个月时间,做通了住户的思想工作。”杨家埠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队长刘新成说。拆迁工作第一步,街道把集镇所有有违章建筑的住户请到街道办事处,和他们讲清拆除原因,动员大家积极配合。发动之后,行政执法人员全员到每家住户家中做思想工作。“我们和住户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塘口集镇想要发展,就一定要改造,大家一定要配合。”刘新成说。
集镇有一户住户,在主屋后面搭建了1000平方米的辅房,开了浴室,每天的收入有500多元,算得上是街面上违章搭建“受益”最大的一户,也是拆除后“受损”最多的一户。为了攻克这个难题,白天,街道行政执法人员上门做工作,晚上,村干部上门做工作,经过两个月,在店主配合下,这一违章建筑被拆除。“接下来,我们要继续深入发动群众,争取以更快速度完成塘口集镇的违章拆迁。”刘新成说。据悉,下阶段街道将按照小城镇综合整治的要求,针对集镇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着重在“车乱停、道乱占、线乱拉”等诸多方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落实管理举措。同时加强推进集镇基础配套的建设,全力以赴补齐短板。(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