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联合发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共14大类别383项,浙江省22个项目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各省区市前列。其中,湖州双林绫绢织造技艺、湖笔制作技艺入选。
双林绫绢,被誉为“东方丝织工艺之花”。 绫绢是绫与绢的合称,种类繁多,“花者为绫,素者为绢”,还分为耿绢、矾绢、花绫、素绢等诸多品种。其生产工艺流程包括浸泡、翻丝、纤经、放纡、织造、炼染、砑光、整理、检验成品,生产工艺独特而精湛。
双林绫绢是一项传统工艺技能性项目,它的主要特征是自然(天然)性桑蚕丝织物,通过精细复杂加工成“薄如蝉翼,轻似晨雾”的绫绢。生产工艺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较强的地域性特征。
湖笔是毛笔中的佼佼者,以制作精良、品质优异而享誉海内外。据清代同治《湖州府志》载:“(善琏)一名善练,……居民制笔最精,盖自智永僧(隋朝人,名王法极,王羲之七世孙)结庵连溪往来永欣寺,笔工即萃于此。”经过唐宋两代的发展,湖笔技艺有了很大的进步。到了元代,湖笔名声鹊起,奠定了毛笔之冠的地位,湖笔与徽墨、端砚、宣纸一起被称为“文房四宝”。
湖笔纯由手工制作,工艺流程由择料、水盆、结头、装套、蒲墩、镶嵌、择笔、刻字等120多道工序组成,主要工序由技工专司,选料精细,制作精工,尤其讲究锋颖。制作工匠秉承“精、纯、美”的准则,生产出“尖、齐、圆、健”四德齐备的成品湖笔。
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是为落实2017年年初《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关于“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任务要求,经商财政部同意,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制定的。该目录重点选取了具备一定传承基础和发展前景,传承人群较多,有助于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国家或地方品牌的传统工艺项目。(湖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