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州资讯  >  社会民生
广纳群贤,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发布时间:2018-06-08 09:11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字体:【

我市努力实现“五年引进30万名大学生和其他各类人才来湖就业创业”目标

   六月,又进入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最近,来自华北科技学院的毕业生小冯拖着行李箱来到湖州,参加2018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会上,小冯和我市某重点企业现场签订就业协议,成为企业一名软件工程人员。“湖州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就业创业政策,我这次来湖参加招聘会还能领取应聘补贴呢,另外还有购房租房补贴、实习实训补贴等。”小冯对湖州的各项人才政策如数家珍,他表示,回学校后会将湖州优渥的人才政策告诉更多同学。

     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为进一步扩大各类人才来我市就业创业的规模和质量,为加快赶超、实现“两高”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去年,市委副书记、市长钱三雄正式提出“五年引进30万名大学生和其他各类人才来湖就业创业”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今年以来,我市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原则,陆续开展各类精准宣介、招引活动;及时出台来湖应聘发路费、购房租房有补贴等极具“含金量”的政策;建立健全一系列数据监测和督查制度……一大批优秀人才正在向湖州集聚。

  精准招引揽人才

     “今天,湖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更能承载人才、更能成就人才,希望同学们来湖州走一走、看一看,湖州优越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条件、优美的自然生态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一定会成为你们施展抱负的舞台……”前不久,一场校地人才合作洽谈会在重庆大学隆重登场,市人力社保局代表向当地学子描绘了湖州的创业前景,并向他们发出真诚邀请。

     洽谈会上,重庆大学正式成为我市“9360”紧缺急需人才引进战略合作联盟高校,并与我市签订《校地人才智力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书》。双方基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原则,在人才输送、人才培养、载体共建、技术合作等方面建立全面、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洽谈会还吸引了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科技学院师生参加,我市在这6所高校各聘了一名学生为湖州市招才引智联络员。

     与此同时,我市32家重点企业在重庆大学举行了专场招聘活动,推出千余个岗位,涉及冶金、生物医药、建筑、材料等行业,吸引了当地500余名大学生应聘咨询。许多大学生在了解我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后,纷纷表达了来湖就业创业的意愿。

     去年以来,类似的就业创业宣介洽谈会还在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全国各地多所大学开展。吴兴梦工厂、巨人控股、永艺家具等一批本土企业也随同前往,向全国各地的高校学子进行推介宣讲,并与多所学校签订了《校地人才智力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书》,联合建设“湖州市驻9360战略合作联盟高校人才站”等。

     “我市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原则,今年,在全国各地高校、企业、平台等开展就业创业宣介不少于500场。”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方面,他们在全国排摸一批与我市产业体系匹配度高的院校学科专业,新增100家左右省内外院校,建立分层级、常态化对接机制,开展广泛、动态、持续的宣传活动,提升新政知晓度;另一方面,会同相关部门摸清2018年湖州籍毕业生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有针对性地推送我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新政,吸引他们回湖发展。

  诚意招聘留人才

     除了赴全国高校开展各类宣介会,招聘会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上月末, 2018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招聘会共组织浙江大东吴集团、浙江巨人控股等我市255家重点企业参加,提供总经理助理、人事主管、文员、软件工程师、技术员等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各类岗位7000多个。此外,还将提供各类实习岗位1500多个。所有岗位月薪均超过4000元,平均月薪5500元左右,最高月薪达2万元,实习岗位平均月薪超过2000元。

     招聘会上,我市还实施外市高校毕业生来湖应聘补贴政策,对于来湖参加本次招聘会的外市高校2018届毕业生,还能现场申请300元至1500元不等的应聘补贴,此举深受外地高校毕业生欢迎。记者在招聘会现场看到,不少大学生都是拉着行李箱前来参会的。“我从北京赶来,来回车费要1000多元,有这个应聘补贴挺好的,接下来,还有一些同学也想来湖州应聘。”来自华北科技学院的毕业生小冯告诉记者。

     该项应聘补贴政策也受到了招聘企业的欢迎。“我们企业目前的人才缺口在2000人左右,对于校企合作的意愿很强烈。”太湖龙之梦乐园人力资源负责人张庆领告诉记者,希望政府能出台更多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人才来湖就业,让企业赢得更多优秀人才。

     记者了解到,今年,市就业局已组织各类招聘会14场。除此之外,我市还举行了技能人才校企合作联盟高校湖州行活动,吸引来自全国各地64所技能人才校企合作联盟高校组团来湖“输送人才”。在了解到湖州优渥的人才政策后,不少高校负责人都赞不绝口。“我们学校有很大一部分西部学生,他们来江浙一带就业创业的热情很高。”来自湖北武汉的长江职业学院代表告诉记者,不少企业的人才需求和学院专业十分对口,湖州的就业创业政策又那么好,他们回校后会积极进行政策宣传。“接下来,还将有一系列的人力资源交流活动面向各类人才展开,希望通过政府搭台,在企业与人才之间建起桥梁。”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还将在平台共建、人才引育等方面深化企业与全国高校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双赢。

  多方参与用人才

     人才引进来、留下来后,更重要的是给人才编制一张“乐业网”,让他们干劲十足地投身湖州建设,举人才聚之力再造城市未来。

     记者从市人力社保局了解到,为实现“五年引进30万名大学生和其他各类人才来湖就业创业”目标,我市各部门不断加强协作,通过充分发挥科技、教育、财政、商务、工会、团委、妇联等各部门职能作用,整合相关政策、资金、平台等各类资源要素,并通过结合众创十条,推动科技城、特色小镇、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园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提升各类平台对大学生的承载能力。与此同时,我市还多次借力部门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及时总结县区、部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经验做法和特色亮点,形成工作合力,发挥聚合效应。

     为了整合优化创业资源,集聚创业人才,市人力社保局进一步明确了聚引重点领域、完善政策衔接、制定实施细则,积极调动企业和平台主体活力,扩大政策知晓面;进一步落实“一把手”负责制,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并配强经办服务力量,优化实施流程,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进一步创新服务载体,培育良好创业文化氛围,为创业者提供项目、导师、资金等各方面扶持。

     此外,该局还按照“互联网+人社”行动纲要计划,着力加强基层平台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四级”平台就业信息互通,通过搭建一体化的技术支撑平台,实现湖州市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大市集中,实现就业业务的“一体化、便捷化、智慧化”办理,构建全市全面覆盖、精准高效的应用体系和数据指标体系,为全市进一步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起到引领带动作用。

     在政策制定方面,我市除出台大学生“创十条”“新十条”外,还进一步制定了相关实施细则,出台《湖州市区创业担保贷款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积极扶持大学生和城乡劳动者创业。为推进政策执行力,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我市还设立创业服务专窗和服务热线,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协调机制和大学生创业数据统计工作制度等。

     此外,我市制定出台《湖州市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制定发布实施暂行办法》,完善人才需求信息征集发布机制;启动全市重点产业人才需求调查,面向全市639家重点产业企业开展人才需求调查等。(湖州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