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州资讯  >  本地信息
农旅融合再兴鱼桑文化
发布时间:2018-07-18 08:55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字体:【

农旅融合再兴鱼桑文化——访荻港渔庄集团董事长徐敏利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人,荻港渔庄集团董事长徐敏利从经营淡水鱼批发生意,到如今投身生态旅游绿色服务业,再到见证“桑基鱼塘”系统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多年的奋斗经历始终没有离开一个鱼字。
  从开始在市场卖鱼,到回村经营生态农庄,徐敏利看好的是鱼桑文化这块金字招牌。 2003年开始,荻港村古村风貌恢复建设项目启动,村庄内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相继完善,短短一年时间,荻港古村成了乡村旅游热门景点,慕名而来的旅游团络绎不绝。徐敏利瞄准当时“游客吃饭难”的尴尬境地,决定启动生态农业项目,打造一个荻港标志性的“生态农庄”。
  荻港村村委会为徐敏利划出一块300亩的荒地,用作渔庄建设,徐敏利还特地请了村里搞建筑的土专家,系统规划渔庄。 2004年10月,荻港渔庄终于有了雏形,许多村民也都主动把家里的雕花木床、大花轿、蓑衣、斗笠等捐献出来,为渔庄提供鱼文化素材。荻港渔庄始终围绕着“保护桑基鱼塘品牌,传承千年鱼文化”这一主题而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被荻港这里浓厚的鱼文化气息所吸引。
  徐敏利认为,传承就是对文化最好的保护,而体验式民俗文化传承效果更好。为此,从2010年开始,徐敏利发起举办鱼文化节,通过养鱼、捕鱼、祭鱼、吃鱼、唱鱼歌、跳鱼舞、玩鱼赛、做鱼菜(陈家菜)、打渔家乐、放鱼灯等一系列环节,来让游客领略几千年来桑茂、蚕丰、鱼旺的桑基鱼塘水乡美景。每一届鱼文化节,设计、策划、宣传、承办等各项工作,徐敏利在其中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企业发展经营的大部分利润也投入其中。经过近10年的发展,荻港渔庄把“鱼文化”与旅游元素组合在一起。与此同时,荻港鱼庄通过创新,利用桑基鱼塘系统丰富的生态资源,开发桑鱼酥、桑塘饺、桑果糕等桑陌系列产品和自然清心的湖桑茶。
  徐敏利说,鱼桑文化是荻港渔庄的一扇营销窗户,也是湖州的特色文化符号。今后,她将进一步对鱼桑文化抢救性发掘,让更多对此有研究的专家教授、致力于鱼桑文化产品开发的企业家和创意人士参与进来,通过培养传承人、建立提供基地平台、举办各类鱼桑文化论坛、展览、开发鱼桑文化旅游商品等手段,让传统文化发亮发光。(湖州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