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信、支付宝等APP的出现,超市、商场、饭店甚至菜市场,随处可见二维码,无需随身携带现金,市民只要带着手机便可通过支付宝、微信转账付款。然而在生活变得便捷的同时,这种即时到账的快捷支付方式也越来越多地被不法分子利用。市民张先生日前致电党报热线,表示自己因为微信转账被人偷走了银行卡里的钱。
张先生是南浔人,前段时间丢了手机,本以为丢了也就算了,没想到捡到的人居然在试开张先生手机开机密码后登陆其微信,并添加自己微信,通过发红包的方式将张先生微信绑定的银行卡内1.52万元转入自己微信账户。张先生以涉嫌盗窃罪向南浔区检察院依法提起了公诉。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南浔区检察院办理了几起与张先生类似的案件。据检察官梳理案件特点发现,这类案件大都是熟人作案,犯罪分子与被害人多为朋友或亲属关系,有机会操控被害人手机,获取或修改被害人支付密码,再以微信转账这种移动支付方式为犯罪手段,将他人账户和绑定银行卡内的钱款据为己有。
此外,犯罪分子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删除转账记录即可毁灭证据,不知移动支付方式转账留痕。并且这类犯罪分子多为临时起意,赃款也基本用于日常消费。“随着新兴快捷支付方式的普遍应用,使用者的风险防范意识也应逐步提高。”南浔区检察院一名检察官表示,如今移动支付包围了我们,享受便利的同时也需注意其风险,市民要保护好自己的移动钱包。为防范此类事件发生,这名检察官建议使用者要保护好手机支付平台的支付密码,绑定的银行卡里不要存大额资金;手机丢失时及时关闭相关支付功能,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手机收到官方短信需要回复时,不随意回复,认真甄别短信内容,对自己不熟悉的业务及时咨询客服。
党报热线提醒:无论出于何种心态操纵他人移动支付账户、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行为都可能构成违法犯罪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