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州资讯  >  社会民生
鼓起来的钱袋 立起来的监管
发布时间:2018-08-27 15:39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字体:【

  随着中央深化农村改革各项政策持续落地,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集体“钱袋子”越来越鼓,监管水平如何跟上?德清县以建设清廉乡村为契机,从抓制度创新入手,进行了有益探索。

     公务卡结算给“钱袋子”套上“紧箍咒”

     去年7月,德清县钟管镇在全市率先实行村级非生产性开支公务卡结算制度,让农村“钱袋子”套上“紧箍咒”。

     近两年,钟管镇纪委在农村作风巡查中发现,村级财务开支中手续不齐、票据不全和打包结算等问题,给村级财务管理埋下了很多隐患,成为该镇探索公务卡结算制度的动因。

     根据公务卡结算制度,村里的办公费用、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用、考察费用等,只要具备刷卡条件的,优先使用公务卡结算。村书记、村主任每人各保管一张指定银行开设的公务卡,村干部可通过填写联系单申请使用。每一笔刷卡消费,要在规定期限内凭刷卡单、开支明细、报销凭证等清单,由村财务和镇“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审核报销。这些规定,将村务开支由过去“无迹可循、无据可查”的现金支出转变为无现金化、留痕化、实名制管理,让资金动向、开支项目、数额等更加清晰可见和可查询、可追溯。

     今年一季度,钟管镇19个村非生产性开支同比减少61.3%,现金支付比例平均降至14.4%,其中,北代舍村非现金开支实现100%。

财务网上支付给资金装上“GPS”

  “2017年以来,街道各村现金支付额下降至总支付额的2%,街道村级财务通过网上支付已达5200万元……”近日,下渚湖街道纪(工)委书记收到了街道“三资”办给出的一份材料。

     同样是围绕减少现金结算,降低虚假列支、个人截留占用发放资金等风险,在德清县下渚湖街道,村级财务网上结算试点已取得了明显成效。该街道为所有行政村开通网上银行功能,将村集体资金对外支付、财务报销、工资发放、农户补助款发放等所有款项都搬到街道“三资”中心网上银行,实现非现金结算。

     “村级财务通过网上支付,相当于给村集体资金装上了‘GPS’。”街道“三资”办中心工作人员在介绍的同时,审核确认了二都村提供的原始单据,直接通过网银将款项打到领款人账户。“确认支付后,我们可以通过网银查询、短信通知等掌握资金流向,使得资金使用更加规范、透明。”

村级资金竞争性存放让集体资金更健康

     越来越鼓的村集体“钱袋子”,无疑也加大了利益输送的可能性。去年,德清县西部某村主要负责人因随意出借村集体资金无法收回被查处。为更好地防范风险,在借鉴行政事业单位公款竞争性存放做法的基础上,德清县探索开展了村级集体资金竞争性存放工作。

     按照要求,在对本村资金账目进行全面整理,经科学测算现金流量后,对闲置的村级集体资金,采用公开招投标方式选定银行,实行竞争性存放。

     以莫干山镇燎原村为例,以往该村只能采用活期存款的方式就近存放村集体资金,年利率仅为0.35%。实行竞争性存放后,不仅解决了存钱由谁来定的问题,也因此使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近10万元,防范风险的同时实现了增收。引用该村一党员的话,给村集体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把锁”,抓住了关键,管住了风险,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据悉,今年上半年,该县面向全县的村级集体资产专项审计工作已正式启动,无疑又给严管村“钱袋子”加力加码。(湖州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