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暑假来了,也带来了学生整容风,特别是不同于传统意义“刀光剑影”整容外科手术的微整形尤其受到青睐。通过整形来提高“颜值”,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本无可厚非,但一定要避开那些没有资质的机构。“女儿今年顺利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在踏入大学校门之前,她打算垫一下鼻子,最近我俩为这事闹得很不愉快。”市民王女士日前致电党报热线,讲述了她陪女儿去做微整形的经历。“孩子对于美的渴望我是理解和支持的,所以才陪她一起去,但是到了现场,发现只是一个小作坊式的工作室,所谓的‘医生’虽然穿着白大褂,可是看上去不过20来岁。”王女士说,对方声称打一支进口玻尿酸的价格是1200元,只需10分钟,无痛无伤痕,而正规医院的价格要四五千元。
王女士当时到了实地,听了价格对比后,已经觉得不靠谱,后来又了解到女儿是通过微信朋友圈的广告找到这家店时,便要求对方出示相关证照,可是对方根本就没有,于是王女士便拉着女儿离开了。“都过去几天了,孩子现在还在生我的气,虽然她不开心,但总比美容不成反毁容要强。”作为一名母亲,王女士说她对微整形乱象感到担心,也想提醒广大学生不要掉进无资质美容机构的坑里。
每一年暑假都是学生整形旺季,在湖城一些学生的“假期清单”中,割双眼皮、隆鼻、美肤、瘦身等整容项目最为常见,但由于美容市场鱼龙混杂,一些学生又缺乏医学常识,容易走入整形误区。
记者了解到,今年初,安吉县市场监管局就联合该县公安局查获了一起销售微整形类假药案,案件主要涉及浙江、安徽、上海、江苏、山东、湖北等10余个省市,涉案货值金额达1100万元。上月,长兴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县公安局、县卫生监督所成功捣毁一个非法医疗美容窝点。现场发现不同款式的玻尿酸和肉毒素、美白针若干,玻尿酸、肉毒素空盒若干,当事人沈某承认自己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医师资格证书,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无药品经营许可证。
当前微整形行业较为混乱,党报热线提醒广大消费者,追求美丽当谨慎,不可轻信微信朋友圈、 QQ群和网站发布的信息,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美容机构才是正规医院,另外还要看进行操作的人员有没有两证,即《医师资格证》和《执业医师资格证》。(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