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州资讯  >  社会民生
让旋律与心灵碰撞
发布时间:2018-09-29 08:56 字体:【

  ——记德清实验学校教师胡芳


  胡芳:从事教育工作20年,曾获“浙江省教改之星”等称号,第四届“我最喜爱的老师”入围奖获得者。
  美妙的旋律从德清实验学校教室里流泻而出,《小夜曲》委婉、柔和的曲调让学生沉醉其中,得到美的享受。
  带领学生开启音乐之旅的,正是胡芳。
  20年来,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战斗在教学一线,她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坚持备好、上好每一节课,注重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培养音乐能力。在她的课堂上,学生轻松愉悦,能用舒展优美的动作表现音乐,能婉转动听地演唱歌曲,能敏锐地感知音乐要素。
  在教学中,她循循善诱教导学生,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教育真正发挥其育人作用。
  “你的表现真棒,老师真喜欢你! ”这是她常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她始终记得,任教之初,当她如此鼓励学生时,他们脸上瞬间就会洋溢自信、开朗的笑容。“碰到自己不熟悉的课程,孩子们容易胆怯、退缩,如果我们适时地给予鼓励,那孩子们就会多了前进的动力。这是我们作为教师最应该做到的。 ”她说。
  用“美”的眼光去捕捉、欣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这是胡芳一直坚持做的。音乐是小学科,与学生接触不是特别多,但是,她重视与每一名学生交流,发自内心地关爱每一名学生。
  去年刚接手四年级,班里有名学生小昊特别调皮捣蛋,上课喜欢开小差。发现这一情况后,她特意给小昊布置了任务:“小昊,老师知道你很能干,你能每节课前提早到教室帮我们发发书,准备一下东西吗?”他爽快答应了。
  之后的每节课,她特别关注小昊,不时给予赞赏。一个学年过去了,现在小昊不仅爱上了音乐课,还成了老师的小帮手。
  如果说,音乐带给学生们美的享受,那么,对于特殊儿童,音乐更是起到了治愈的效果。这几年,胡芳加入了送教上门的行列,每月定期到福利院指导特殊儿童教育。
  跟她结对的一个12岁女孩,严重脑瘫,无语言功能,腿严重变形,只能常年躺在床上。刚开始,不管她怎么交流,小女孩都毫无反应,自顾自地玩着。为了让小女孩慢慢习惯和接纳自己,她耐心地陪伴、讲故事、玩游戏。她还跟福利院的护理阿姨请教按摩手法,每次去送教都会给小女孩按摩,以此减缓她的不适,减慢肌肉萎缩速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次下来,小女孩会笑了、会拍手了。每次胡芳来看她,她就会拍拍小手表示内心的喜悦。“看着她的笑容,我觉得再辛苦再累也值得。”她说。“当一名教师,虽然也有辛苦和困难的时候,但每天能和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课上学习与倾听美妙的音乐,课后和孩子们聊天说笑,满满都是幸福。”胡芳说,教师这份工作少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默默耕耘。但是,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她会一直积极地走下去,努力让自己成为孩子们喜爱的老师,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湖州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