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服务242人次,10余名儿童回归社会
“坐得很稳了,吃饭也不会四处撒饭粒,特别是爱说爱笑爱交朋友了。”日前,在市社会福利院,昊昊妈妈看着和小朋友们玩得起劲的儿子,笑容挂满嘴角。
昊昊是一名脑瘫儿童,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未能持续接受专业康复,运动能力差,语言发展缓慢,站立、吃饭等日常生活能力比较欠缺。 2016年,我市启动“添翼计划”项目,昊昊成了首批受益者。经过1年多的康复训练,他的语言、运动能力明显提高,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活泼。
据介绍,“添翼计划”是困难家庭重病和残疾儿童集中养育康复项目。具体是指,在不改变父母(指生父和生母)法定义务的前提下,依托儿童福利机构人力、设施设备等资源优势,为7至18周岁的困难家庭重病和残疾儿童提供集中养育和康教训练,帮助孩子重获健康。集中养育和康复训练时间为6至9个月,每人每年享受1次,最多可享受3年。“一些重病和残疾儿童因为家庭困难,延误了最佳的治疗和康复时机。启动‘添翼计划’,就是希望这样的遗憾能少一些。”相关负责人介绍,“添翼计划”给家庭以政策性支持和帮扶,让残疾儿童共享儿童福利机构内的医疗康复教育资源,满足儿童康复特教需求,提高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能力,也能有效缓解困难家庭背负的经济和精神双重压力。“添翼计划”启动以来,市社会福利院完善硬件设施,对养育、康教区域进行了重新规划,养育区专门设置“添翼儿童”生活区,同时将闲置楼宇装修改建成陪护家长生活区。市民政局还拨付了彩票公益金,对康教功能区进行改造与设备添置,新增了水疗室、多感官室、悬吊室、早教室等。
同时,加强专技与护理人员培训工作,并且整合社会资源,为“添翼儿童”招募临时爱心妈妈,与爱心企业联系募集乐善儿童康复教育基金,并与收养中心、教育系统合作为康教队伍提供技术支撑。
据统计,“添翼计划”实施以来共服务社会残疾儿童242人次。通过全面康复训练,已有10余名儿童回归社会,相继进入幼儿园、普通中小学或特殊教育学校学习;部分初期评估只能依靠轮椅或只会爬行的残疾儿童,在康复训练后实现了站立或独立行走,为孩子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增添了希望。(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