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刷微博、吃饭看视频、骑车聊微信……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搭配无线网络,正在逐渐“侵蚀”大众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缝隙。注意力被吸引,随之而来的是低头族出行安全隐患的增多。“骑着电瓶车还玩手机,这不就撞到我了嘛,还好两辆车骑得都不快,不然就得到医院吃晚饭了。”市民陈女士日前致电党报热线,讲述自己在下班路上被电瓶车低头族擦撞的经历。
上月12日下午,已经下班的陈女士在途经青铜桥时,遇到一正在低头玩手机的电瓶车驾驶员。该驾驶员行车速度缓慢,为避免发生碰撞,陈女士特意降速超车,却在即将完成超越时发现对方车头左弯,出声提醒不及,车尾被撞,所幸当即稳住车辆止住人车侧摔。“就只知道玩手机,骑车连头都不抬一下,能不出事吗?这次是运气好,速度不快没什么大事,但哪里又会次次都这样呢?”陈女士告诉记者,幸好当时双方已经下桥,后来车辆绕行空间大,未造成连续追尾。
行人低头玩手机,不慎掉入水池的微博动图并不少见;货车司机为捡手机酿成灾祸的新闻也是历历在目;如今骑车还不忘看手机的低头族更是一批潜在“马路杀手”。连日来,记者走访湖城多个十字路口,发现等待红灯期间,非机动车道上,部分市民趁着几秒空隙拿出手机,个别还在骑行中连续低头。其中,外卖配送员更是成为电瓶车低头族中的重点群体:为确认地址反复低头查看信息,骑出蛇形路线的情况时有发生。
抱着侥幸心理,以为在低速情况下瞥一眼手机并无大碍,却不知危险往往便发生在自己低头的几秒钟内。在走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多数市民表示自己曾在骑车时回信息,只有少数市民会选择将车辆停靠在路边。“我自己吃过亏,去年骑车的时候微信提示响了,没忍住看了一眼,结果就撞到了路肩。”市民陆先生说,自此,每当有信息需要回复时,他都会停车查看。
在此,党报热线提醒市民,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时刻关注出行安全,电瓶车骑行需抬头看路,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尊重他人生命安全。(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