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委
凝心聚力促发展 砥砺奋进谋新篇
刚刚过去的2018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市级部门分类考核中名列经济建设类第一名。
干字当头、担当奋进。回望过去一年,市发改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一四六十”工作体系,认真落实市政府确定的55件重大事项和50件具体工作,统筹推进发展改革各项任务取得新的成效:谋划南太湖新区、“四大”建设等一批重大战略,并成功纳入省及以上规划方案;抓好以“省市县长项目工程”等为载体的重大产业项目,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深化“标准地”“最多100天”等一批重大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实施价格监管、清洁能源等一批民生实事,切实推动民生改善……各项工作亮点纷呈、成绩靓丽,市发改委干出了我市发展排头兵、顶梁柱的新形象。
规划方案高质量编制
去年5月,南太湖新区成为省大湾区“四新区”之一,被列入全省首批高能级战略平台,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在前期工作中,市发改委从规划角度实地调研太湖旅游度假区和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及相关区县,全面掌握发展现状,同时赴江苏吴江太湖新城进行了学习考察,广泛征求意见并组织专题研讨,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湖州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谋划建设南太湖新区,编制总体方案和空间规划。
与此同时, 2018年我市被纳入上海“1+10”同城化都市圈、“1+7”大都市圈,荣获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最高奖“卓越奖”,并出台了《加快融入上海同城化都市圈三年行动计划》,让我市在推进与上海交通、产业、科技、要素、生态、机制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有了“路线图”;编制实施贯彻落实省“四大”建设行动计划四个实施方案,南太湖休闲度假旅游带、龙之梦项目等纳入省行动计划;编制大运河(湖州)文化带建设规划,南浔古镇等纳入国家、省规划;制定2018年“六重”推进计划,完成“十三五”中期评估,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平稳发展,全市GDP增长8.1%,居全省第2位。
重大项目有效推进
前不久,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发布了2018年第二批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名单,我市有25个实施类项目纳入其中,项目数量全省第一。据悉,这是继18个实施类项目入选2018年第一批省重大产业项目后,我市在省重大产业项目申报工作中取得的又一佳绩。
去年,我市共入选项目53个(实施类43个、预选类10个),总项目数占全省23%,列全省第一,项目总投资919亿元,项目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技术产业领域。
随着万邦德绿色制造生产基地、吉利自动变速器、爱康科技异质结(HIT)新一代高效太阳能电池等大项目的开工, 2018年,我市全面完成省市县长项目任务, 26个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落地率86.7%、居全省第一;市县(区)长项目工程完成“173”目标,开工“大好高”项目40个。 104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98.4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20.6%; 421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25.1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9.1%。万亩大平台康山片区、长兴县万亩大平台南太湖集聚区长兴分区、吴兴高新产业万亩大平台等11个万亩千亿大平台拓展提升空间2.1万亩,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36个。德清地理信息小镇通过第二批省级特色小镇验收命名(全省两批共7个),南浔智能电梯小镇晋升创建名单,长兴乡村民宿小镇列入培育名单。沪苏湖铁路可研获国家发改委批准。
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开展
“以前拿一块地整个审批流程下来至少也要200天左右,现在拍下的这块49.7亩的工业用地,不到1个月就拿到施工许可。”上个月,接到吴兴区政府代办员的电话,浙江欧克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许卫华有点意外。“欧克实业”在拿地前,就已知道该地块的使用要求和标准,经发改委“一窗受理”后,在最快时间内办齐了开工手续,不再需要各类审批,建成投产后,相关部门按照既定标准与法定条件验收。
这一切得益于2018年我市率先探路的“标准地”改革,让项目投资审批速度“跑”起来,实实在在优化了企业营商环境。去年8月份以后,我市备案项目“100天”实现率均为100%,提前2个月达到承诺目标;“标准地”改革+“五未”土地处置纳入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据统计,去年全市已累计出让“标准地” 271宗13293.48亩,其中在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产业集聚区、特色小镇等重点区域范围内成交工业标准地206宗11393.06亩,宗数占比、面积占比均接近100%,出让进度在省发改委逐月通报中均居全省第一。
此外,我市积极推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形成了以《湖州市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统领,涵盖重点领域、信用评价、联合奖惩的“1+3+N”制度规范,城市信用监测排名提升至16位;获批全省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和省政府数字化转型首批重大项目信用监管应用示范试点。
重点民生任务全面完成
市发改委加强与铁路部门协调,去年4月,我市成为杭州东至北京南G20复兴号动车组唯一停站地级市,为群众出行提供便利;紧盯春节、国庆等重要节假日和非洲猪瘟等突发事件,认真做好市场价格监管,市场价格总体平稳,全市CPI累计上涨2.2%;不折不扣落实电价、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收费等价格政策,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低10%,年可减轻企业社会负担约5亿元;开展各类油气管道保护检查工作,保障天然气实现平稳供气。
燃煤小锅炉污染主要体现在其低空排放,数量大且分布广泛,燃烧及污染处理设施工艺简陋,燃烧效率低下,污染物排放浓度高等方面,取缔燃煤小锅炉成为我市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关键,市发改委助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在全面淘汰10蒸吨以下锅炉基础上,淘汰改造35蒸吨以下小锅炉45台。此外,分布式屋顶光伏并网175兆瓦,居民家庭屋顶光伏并网1.67万户,均提前超额达到省定目标任务;我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山海协作、对口合作等各项指标任务达到省定要求,及时足额拨付帮扶资金2.44亿元。
要素资源全力争取
去年5月,省发改委、省建设厅下达了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我市有渔船头农民安置小区(东区)、渔船头农民安置小区工程(西区)、市北分区33号地块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市西南小学、茅柴园小区保障房工程、康山分区王家漾安居工程(一期)六个项目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共2.47亿元,为历年最多,争取资金量占全省13.7%,排名第四。
2018年,我市在争取土地、资金等一批要素资源,处在全省领先位次。全市新增省重点建设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工业项目等数量均居全省第一,获得“戴帽”、奖励和预支土地指标7888亩;获准发行境外债4只、企业债3只,合计规模160亿元;获得中央预算资金和省级专项资金6.49亿元;新增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2家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实现零的突破;获得省下达地面光伏电站建设指标109.6兆瓦,居全省第三。
展 望
风正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新年伊始,市发改委将以“一四六十”工作体系为牵引,尤其是以打造“六个城市”为目标,全面落实“四个坐标”“六个坚持”“十个新突破”要求,以“大抓落实、大干实事”的作风,聚焦南太湖新区、着力打造全国“两山”转化实践示范区,聚焦战略融入、着力推进重大规划方案落地见效,聚焦重大项目、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聚焦重点改革、着力加快新旧动能转化,聚焦民生改善、着力完成各项重点任务,聚焦发展保障、着力强化政策要素资源供给,聚焦自身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敢干事、善干事、干成事的高效勤廉发改团队,锁定25项重点工作求突破,统筹做好发展改革各项工作,努力为高质量赶超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力争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发改系统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