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经济
当前位置:首页
 >  湖州资讯  >  湖州经济
湖州小龙虾如何爬进大市场?
发布时间:2019-04-11 09:21 信息来源:中国湖州门户网 字体:【

  夏季有三宝,空调、啤酒和小龙虾。眼下还是春季,但随着天气的转暖,吃货的味蕾已蠢蠢欲动。消费市场上,香辣小龙虾已经新鲜上市,价格居高不下,丝毫阻挡不了吃货的热情。
  小龙虾,由于好吃、接地气、自带社交属性等等,近两年其美食地位不可撼动。火爆的小龙虾市场背后,蕴藏着千亿元的商机。
  看餐桌,在2017年,中国龙虾产业收入高达2000亿元;全国龙虾养殖产量100万吨;南京等城市每年龙虾消费量都超过万吨。龙虾价格近年来涨幅较大,从2012年到2017年一路上涨,年均涨幅在20%。
  看产地,湖北省是小龙虾的养殖大省, 2017年养殖面积近570万亩,产量50万吨,占全国的57.37%。湖北、江苏、安徽、湖南、江西5省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5%。稻虾共生的模式成为可复制推广的成功模式。看商机,我市水网密布,种养殖发展基础好,既有种养殖的传统,更有近水楼台的地缘优势,究竟该如何在产销两旺、节节攀升的千亿元量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
  投资小收益高
  稻虾共生实现一水双收稻虾共生养殖风最早起源于湖北,这股风吹进湖州大地,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并仰仗于我市种养大户的敢试敢闯、示范带动。
  长兴和平银丰家庭农场主赵和平是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从传统种粮人到成为家庭农场主,他和水稻打了20多年交道。但单纯种粮效益不高,赵和平为此心里发愁。 2016年上半年,赵和平听说稻田里养小龙虾可以赚钱,就到江苏、安徽、南京等地考察。“自己所到之处,看到稻虾田一望无垠,当地村民哪怕只有一亩田,都在挖沟搞小龙虾养殖。”回到和平镇,赵和平试着先养70亩,但由于准
备仓促、缺少技术,远途运输虾苗存活率仅为20%,赵和平当年亏了十多万元。
  扭亏为盈,坚持与否至关重要。赵和平剩下20%的虾苗,实现了完美逆袭: 2017年,留下的种虾繁苗后,成了周边乡镇养殖户的抢手货。毕竟远处进虾苗已有前车之鉴,散户抗风险能力弱,半小时内短途运输,可确保虾苗投放后存活率90%以上。
  一算账,虾苗按平均每斤35元,按每亩产100斤虾苗算,就有3500元的收入。商品虾也不愁销,每天商品虾被送往苏州批发集散地,从前期的每斤四五十元,到旺季的每斤20元打底。
  再来说水稻,有小龙虾的“加持”,水稻病虫害少,去年,赵和平没有给水稻施肥,更没有专门治虫,纯天然品质的大米卖到了每斤6元钱,稻虾米“南梗46”去年被评为浙江好稻米。
  赵和平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说:“现在一亩稻虾,可实现七八千元效益,等于过去种50亩水稻。带动周边5000亩面积,周边农户从我这里统一拿虾苗,统一饲料采购,由我统一销售,养殖风险大大降低了。”
  小龙虾有身份,身价更高。安吉梅溪草滩家庭农场主涂金玉原来是搞建筑行业, 2014年开始试养小龙虾,养殖方法比较天然,都是在农田里撒下轮叶黑藻、伊乐藻等草籽,小龙虾以草为食,挺受市场欢迎,近几年带动周边发展起了3000余亩,闯出了安吉小龙虾的名气。
  清明节后小龙虾上市,来自上海、苏州等地的水产批发商,每天凌晨两点多到草滩家庭农场收虾,天未亮赶回当地进行销售,经过他们转手,安吉小龙虾最远空运至西藏。涂金玉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几张金名片:养殖尾水水质检测、小龙虾抽样检测报告等,报告显示,多达数十项的检测指标均为合格。涂金玉说:“现在小龙虾进宁波、杭州等地,都需要有合格证。安吉小龙虾品质过硬,形成规模的稳定货源,深受大型批发商的青睐。”
  水塘里投虾苗 种养大户兴起养虾热
  4月2日天还没亮,在南浔区练市镇朱家兜村新杰专业合作社门口,就已被车辆围得水泄不通。外地运来的虾饲料需要卸货,这是专门喂给虾苗吃的,不多时,搬运下来的饲料已在仓库内堆成了一座小山。
  南浔周边的养殖户们,蹲守在塘边,亲眼看着活蹦乱跳的虾苗从塘里捞出,然后以每斤45元的高价抢走,一早上虾苗就卖出了450斤。
  望着眼前集中连片的稻虾田,新杰合作社负责人沈新忠笑逐颜开。身为村干部,他格外关注农业致富信息,四五年前他从新闻上了解到小龙虾市场火爆行情后,当即流转土地种养了300亩。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带动周边30多人加入合作社,种养面积达到了2000多亩。沈新忠说:“最近正值放苗期,大家就近在我这里买虾苗,成活率好。养殖遇到难题我可以立即进行现场指导,养殖起来成功率高。”
  4月初,驱车行走在乡间田野,不时会看到有挖掘机开沟作业,行内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要搞稻虾综合种养的。市水产专家沈乃峰介绍说,为了守住粮食生产底线,我市以《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SC/T 1135.1-2017)为指导,严格把握沟坑占比不超过总面积10%的红线,落实稳定水稻产量的具体技术措施,达到水稻效益和水产效益的平衡,坚决防止“重渔轻稻”“挖田改塘”。“从技术和投资成本上讲,小龙虾养殖是渔业养殖行业里门槛较低的。”沈乃峰说,每年3月小龙虾种苗开始放养,水沟内可以种植水草,用来净化水质,水草还能为小龙虾提供栖息场所和食物。小龙虾排泄物又可以肥田,减少了单季晚稻化肥施用量,所以稻田可不施或少施化学农药。这样一来,一亩稻虾共生田,形成了一个小生态循环,既无污染又增加了产值。
  去年底,南浔区双林镇儒林村方小泉的千亩稻虾共生田入选了省新型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创建名单。方小泉说:“我打算用三年时间,把稻虾综合种养面积发展到5000亩,打造浙北最大的稻虾综合种养示范样板区。”
  在南浔区双林镇大虹桥粮食生产功能区,260亩水稻田在去年水稻抽穗期,已完成标准化的环沟开挖等基础设施建设,并于去年国庆节前投放了种虾。目前塘内轮叶黑藻等水草长势良好,它不仅有利于维护水质,还将成为小龙虾在6月下旬的优质口粮,挺过6月上市高峰期,个头大的小龙虾价格会更坚挺。
  抓稳粮保增收  政策支持释放利好
  任何一个产业由兴起到壮大再到规范发展,都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作为新兴产业的小龙虾养殖更不例外。
  2018年底,我市出台《湖州市大力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1年)》,提出力争用三年时间,打造5个万亩特色乡镇、 20个千亩专业村、 100个百亩示范主体,推动“一田两用、一水双收、渔粮共赢”。
  在《湖州市支持渔业绿色发展的十条政策意见》中,明确支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示范和应用,对列入稻渔综合种养万亩特色乡镇、千亩专业村、百亩示范主体创建计划的实施主体,每亩分别给予一次性300元、 250元、 200元补助,主要用于田埂改造、围网建设等田间工程。对开展水稻机械化插秧的稻渔综合种养实施主体,面积达到100亩以上的,每亩给予50元补助。对承担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管护任务和责任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给予每年每亩30元的补助。广大种养殖户高兴地说:“市场前景好,政策又给打底,只要放心大胆干,肯定比单纯种稻强。”
  从政府层面上看,小龙虾个头虽小,却肩负着推动渔业和粮食产业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使命。
  据了解,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对稳定水稻生产、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产业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粮食价格持续走低、生产成本持续升高、单一种植水稻效益低下、农民种稻积极性不高、稳粮和增收矛盾凸显,在此背景下,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恰逢其时。
  我市农业农村部门还针对小龙虾苗种繁育、水稻品种选择、种养殖管理、绿色防控、农机农艺融合、投入品和产品质量监管等关键环节,大力举办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培训、科技服务、交流观摩,切实提高农业主体的技术水平。
  据了解,去年我市提出三年内要发展15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今年的任务是完成8万亩以上,而且示范区亩均增收要达到2000元以上。从1至3月的进展情况看,已累计完成田间改造工程5.12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的64%,各区县发展积极性非常高。
  虾为媒促三产  小龙虾搅动大市场
  做农业,若要提升附加值,绕不开的话题便是三产融合。
  举个例子来讲,地里产的10斤黄豆卖30元;放到市场上磨成豆腐, 10斤黄豆可卖100元;放到早餐店做豆浆生意, 10斤黄豆可以创造出300元的价值。可见,随着消费场所和消费对象的改变,同样的农产品就可以产生不一样的裂变效应。
  同样的道理,小龙虾产业若想做大做强,不能只盯着田里的产量,更得抬头看市场,做深加工、销售或配套服务的大文章,获得多环节增值价值。
  小龙虾市场可以做到多大?被誉为小龙虾之乡的盱眙,全县龙虾养殖面积52万亩,其中虾稻共生田面积33.9万亩,带动当地农民增收逾6.8亿元。这个县以盱眙龙虾世界闻名,举办了十八届的“盱眙龙虾节”起了很大作用。盱眙人开启了“一虾先行、诸业并进”的特色之路,将民俗、节庆、富民、兴业有机地融为一体,盱眙龙虾已成为中国著名的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与富民产业,品牌价值达到179.87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每年直接参与小龙虾节庆活动人次超过8200万,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转发相关信息1.6亿条。
  可以说,小龙虾,已经成为一种经济现象或文化。
  当前,我市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加速促进农旅结合,小龙虾营销是打造节庆消费最合适的载体。南浔区石淙镇倾力打造万亩清水小龙虾基地,去年7月6日,石淙镇将石淙花海+小龙虾捆绑营销,打造石淙花海小龙虾节,游客可在龙虾节上吃龙虾、购特产、听音乐、看球赛、游花海。同时,设置了清水龙虾垂钓平台,供市民垂钓,湖州各龙虾特色店的厨师团队现场PK厨艺,广大游客不仅一饱口福更一饱眼福。仅仅依托小龙虾,就撬动了市场流通、餐饮服务、节庆文化、休闲体验为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服务业,更让更多人看到了石淙镇发展小龙虾的实力和潜力。
  业内人士分析说,我市小龙虾产业尚在起步阶段,小龙虾苗种生产等种业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另外,养殖技术的稳定性和养殖模式效益水平各地区间差别较大,各类养殖模式的相关技术参数需要进一步量化,养殖生产的标准化水平有待提高。我市将加大力度,弥补基础设施不足、种养殖户技术欠缺等短板,同时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打破要素瓶颈和机制障碍,出台更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加快三产融合。
  相信随着小龙虾养殖的不断规范壮大,小龙虾将更加紧密地串联起“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加工、餐饮物流、节庆文化”等产业链条中各个节点,形成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湖州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