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城市窗口,公共交通集中体现了城市的文明风貌。近年来,我市积极打好提升公共交通行业服务水平“组合拳”
——让文明交通成“幸福底色”
细微之处温暖乘客心
这几天,家住吴兴区的72岁老人何进平得知,自己反映公交车司机为民服务事迹的信得到市领导的回复后,十分开心。
何进平从去年底开始,经常要乘坐 306路城乡公交,从湖城时代广场换乘中心前往妙西镇。一段时间下来,他每天都能看到公交司机服务乘客的点点滴滴,看似细小的举动,让他十分感动。“有一次,一名持残疾证的女乘客在306路上,她要到妙西镇换乘公交,快到妙西的时候,她所要换乘的那辆车已经慢慢开出来。”何进平回忆,当时,女乘客还在306路公交车上, 306路公交车司机立即用车灯示意前方的公交车司机,希望能停下来等等乘客。“当时是冬天,还在下着雨,如果赶不上,她就要再等一个小时。”何进平说,看着女乘客最终乘上了车,让他特别感动。
细微之处见温馨,急乘客所急,是许多公交司机师傅在日常行车中的首要考虑。吴兴区东林镇的市民倪水法日前也向记者描述了他乘坐303公交车前往市区就医时发生的一件事。
当天,公交车行驶到施家桥附近时,倪水法的鼻子开始流血,于是他向公交车驾驶员冯月芳讨要了些纸巾擦拭塞鼻,不想鼻血完全止不住,甚至眼睛里也流出血来,让他慌了神。随后驾驶员冯月芳立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你别急,我一定把你送到医院!”这句话给了慌乱的倪水法不小的鼓励。
到站待其他乘客下车后,冯月芳发现120救护车还没到,便径直将倪水法送往湖州中心医院,在龙溪大桥中心医院进出口处正好与救护车相遇,把倪水法移交到了医生手中。
对于市民的称赞,司机冯月芳非常谦虚地说:“干服务行业就要全心全意为群众多考虑,我做的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公司倡导要求的,只要乘客满意我就满足了!”话语中透露着朴实与诚恳。
没有惊人之举,但是多了一点耐心、一句问候、一丝关心、一个微笑,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让乘客感受到了温暖。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市运管部门和公交企业每年对公交司机在文明礼仪方面进行授课培训,以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康达公交公司还设立了文明服务质量奖,用7个等级的升降级制度,推进司机文明行车。
爱心车队为文明“加温”
“丁晓春车队”是一个由12名普通“的哥”组成的团队,这些年,他们始终坚持每年为爱心事业基金捐款资助贫困学生,结对聋哑学校、福利院和环卫处义务服务,十年间坚持爱心送考,开展“一周一心愿”送爱心活动,拾金不昧的好事更是不胜枚举。
2009年,湖州长运客运出租分公司在原爱心车队的基础上成立了以个人名字命名的“丁晓春车队”,作为队长,丁晓春一直热心致力于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
他带领车队成立了“壹基金”,每年均向省爱心事业基金会捐款,参与贫困学生扶贫结对活动;每每获悉省内的同行“的哥”遇到事故,他都通过交通之声传递关爱;面对汶川大地震、西南干旱、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他第一时间带领队员们捐款奉献爱心;怀着对老人的特殊情怀,他多年与市福利院的五保老人结对,争做爱心使者……
这些年来,每年高考期间的“爱心送考”也成了“丁晓春车队”的必修课。将小腿骨折的考生背进考场;队员们车子抛锚,自费打车接送考生……这样的事情,队员们已记不清做了多少。
丁晓春在服务时有自己独特的“九字法则”:勤动手、勤观察、勤开口。通过长久以来和乘客细致入微的交谈后,丁晓春发现乘客对“车辆内外整洁”和“车内味道”格外关注。为此,无论工作多忙多累,丁晓春都会带领队员们每天擦车,定时更换车内的座垫,坚持每天穿工作服上岗。能否成为市区的“活地图”和“信任度”,是对“的哥”们能否做好服务的又一不成文的要求,因此丁晓春带头了解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制度,以及湖州的各个景点、特色建筑和人文历史,努力做到只要乘客询问,都能及时给予精准答复。
在奔波忙碌的同时,把爱与奉献传递至湖城的大街小巷。据了解,“丁晓春车队”成立以来,先后荣获了“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出租汽车行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先进集体”“浙江省交通行业百名最美”“浙江省出租汽车行业精神文明创建先进车队”“浙江省文明出租车车队”“浙江省最美服务品牌”和湖州市“最美交通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让城市窗口更加美好
出租车的不文明行为给城市减分不少。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市运管局定期组织专项行动,治理出租车拒载、挑客等违规行为和不文明服务现象,重点打击出租汽车驾驶员无证上岗、不按规定使用计价器、拒载、强行拼载、故意绕道、中途甩客等行业顽症,让公共交通文明成为街头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在时代广场公交换乘中心的候车大厅门外,“无障碍通道”几个字十分显眼。在平整、无台阶的通道旁,还设置了不锈钢扶手,这对于行动不便的乘客来说非常贴心。此外,康达公交还对大约2000个城乡公交站台进行定期专业清洗。
“城乡公交站台大多分布在国省道、农村,过往车辆众多。时间一久,站牌、遮阳顶棚等位置很
容易积攒大量灰尘,一眼望去灰蒙蒙。”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经过专业的冲洗和擦拭后,所有站台都焕然一新。
为保障客运安全,主动减少司乘纠纷,从2012年起,康达公司还推出情绪管理制度,为所有公交司机配上“情绪管家”。该公司现有“情绪管家” 30名。郑巧仙作为公司安全员, 7年前开始担任“情绪管家”,她要在每位司机出车前进行情绪监测,并叮嘱司机在遇到司乘纠纷等情况时,必须保持理智。郑巧仙说:“司机不理智比刹车失灵更危险。”
治顽疾,强设施,提素质……近年来,我市对于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动了真格。截至去年底,全市更新投入纯电动公交700辆,建成充电公交场站18个,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22条;公交日均客流同比上升30%以上,城乡居民公交出行成本下降50%以上;各县城市公交也均实现移动支付全覆盖。
为让公交车真正优先,畅通城市“毛细血管”,今年,全市将继续在城市核心区交通量大、拥堵严重的道路上设置公交专用道,重点推进公交专用道连片成网,提升公交准点率;同时全面安装公交安全防护隔离设施,实现车辆防范隔离设施100%安装。此外,今年还将构建“快速公交+常规公交+慢行公交”的便捷公交体系,启动打造1至2条贯穿东西南北、连接主要节点的中运量公交精品线路;持续推进常规公交线网优化,新增公交线路10条,逐步提升公交覆盖面;融合打造慢行公交体系,推进公共电子围栏建设,建成公共自行车与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无桩化电子围栏服务网点550个。(湖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