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入门槛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认知混乱……长期以来,料酒类产品这一调味品“新势力”受困于市场乱象,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时有发生,各大生产厂商纷纷陷入价格竞争,料酒行业提质升级遭遇瓶颈。
低质料酒产品的存在,与消费者健康安全的消费需求相违背,也让企业品牌形象打了折扣。反过来看,做大做强料酒市场,使其规范健康发展,不但会给消费者带来实惠、让企业树起口碑,也能给产业经济带来新的红利。
为做大料酒行业这块蛋糕,上月初,谷物酿造料酒团体标准正式实施,料酒行业进入整合阶段。而湖州老恒和酿造有限公司作为谷物酿造料酒团体标准主起草单位,进一步树立了酿造料酒龙头企业地位,促使料酒行业竞争由价格竞争转向品质竞争。
据了解,作为我市上市公司中的重要一员,“老恒和”不仅是料酒传统酿造工艺的“百年传人”,更是酿造料酒行业的创新“达人”。 2018年,是“老恒和”展现前期存量布局和渠道转型成效的第一个年头。
如果说“老恒和”当年谋划料酒市场是大浪淘沙,那么在公司上市后顶住投资者对高存量的质疑压力,仍旧坚持扩大基酒库存就显得尤为不易。“考虑到公司未来全球化布局的需要,我们选择在香港上市,但很多问题也就随之而来。”湖州老恒和酿造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盛明健介绍,由于烹饪习惯存在差异,香港市场的国际投资者从未接触过酿造料酒产品,因此无法理解公司财务信息上所体现的高存量问题,这也成为了近年来投资者始终保持观望状态的原因之一。
2016年以来,随着产品宣传力度的加大,“老恒和”逐渐被更多人知道,而这百年老字号背后所展现出的品牌优势和责任担当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产品周转速度不断加快,逐年增长的销售业绩也从侧面体现了高存量的必要性。“据统计, 2008到2018年期间,整个料酒行业的销售额一直保持着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从目前国内料酒市场的静态规模来看,未来整个行业的体量有望达到400亿,市场十分可观。而‘老恒和’前期投入大量资金生产基酒的决策,也保证了我们能比其他新进入企业更早抓住时机。”盛明健说,同时,公司于2017年下半年完成从主抓商超渠道向流通、餐饮渠道的转型,形成了商超、流通、餐饮、电商4大渠道齐头并进的布局,也为进一步拓展市场做了铺垫。
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传承和创新的综合考量。盛明健说,传承是老字号义不容辞的担当和责任,而创新则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为实现更好的发展,“老恒和”在保留传统酿造技艺的同时,与江南大学深入合作,不断尝试利用科技手段突破技术壁垒。以基酒存储为例,传统方式普遍为陶坛储存,不仅占用空间大,还对陶坛码放工作人员素质提出较高要求。而大罐储存技术的研发,在尽可能还原陶坛存储环境的基础上,部分实现了空间和人力的释放。“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围绕‘做大做强料酒,做精做细其他产品’的总体思路,为公司下一阶段的发展谋篇布局。料酒增香、酱油提鲜、科技保鲜,念好念透这个鲜字诀,就是我们公司发展的动力。”盛明健说。(湖州日报)